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武科大 >> 正文

中国新闻网: 武科大导师带学生做科研 本科生享受研究生待遇

作者:系统管理员编辑: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1-27浏览次数:

中新网武汉1月22日电 (钟辉 程毓)“一位导师带四五个学生做科研,我们享受着研究生的待遇。”武汉科技大学12级机械工程卓越班袁勇说。

课堂上,袁勇播放他们制作的视频:一个机器人伴随着音乐跳动着舞步。他边播放,边讲解机器人的构造和运动原理。前排坐着学生评委和老师打分。

记者22日从武汉科技大学了解到,该校机械学院围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进行了教学和科研等一系列改革。学院开设了卓越班、产业班、精益班等3个试点班,实行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培养。一个导师指导5名学生,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新型“导学”关系,导师“开小灶”,针对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改革从课堂开始,新课堂以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为宗旨。“我们的课堂,需要的不是标准答案,而是一个惊艳的想法。”机械学院教师夏绪辉表示。

武科大《机械原理》是国家精品课程。任课老师侯宇介绍,导师一般从四个方面指导学生,分别是课前预习、辅导课程、指导比赛和考研咨询。

据了解,“导师制”是双向选择,每个导师在某一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学生认准方向就可以跟着老师去做课题、进实验室、进科研团队。

走进武科大机械学院7楼教师办公室,只见每张桌子上摆着一台电脑和各种机械零件。一群学生正在为“机器人大赛”准备着。这间办公室被称为“创新工场”。其中,四项全国大学生创新比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先进图形技能与创新大赛”、“慧鱼机器人大赛”和“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技能竞赛”,都是在这里完成的。机械工程专业的高旭峰表示,只要没课,他们一群人就会去“创新工场”:那里有老师和学长的耐心指导,一个个idea都能变为现实。

管帅帅是机械学院大二学生。夏令营期间,当听说学院买来“3D打印机”和8台“慧鱼机器人”,他马上跑到实验室观看。经过一番培训后,成功打印出一个模具。夏华梁团队设计的作品“便携式多功能机械原理机构演示仪”从全国4200多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了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

去年9月至今,武汉科技大学机械学院学生获省级以上科技竞赛奖99项,本科生申请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参加科技创新比赛的学生达300多人。

武科大机械学院院长曾良才表示,传统的“牵着牛鼻子走”的授课方式已不再适宜,让学生融入到课堂中来,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完)

相关链接:http://www.chinanews.com/edu/2015/01-22/6994391.shtml

上一条:科技日报: 武汉科技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在“流动”中激活科研活力 下一条:新华网: 激活一池春水――武科大“理论热点面对面”示范点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