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武科大 >> 正文

湖北日报: 培养新闻人才的一个摇篮:解析武科大校报现象

作者:系统管理员编辑: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7-12-29浏览次数:

记者曾祥惠 黄宣传 通讯员雷宇

培养学生记者新闻采写动手能力

19日午饭后,武科大学生记者胡芳从新校区出发,转两次公交车,匆匆赶到老校区主楼19层阳台。这里,一场精彩的新闻沙龙正等着她。

胡芳上午听过一堂行政诉讼法课程,请来的老师,教学举例老是拿武汉大学和武科大比较, 我们武大 你们武科大 在新闻沙龙上,胡芳有些不平的讲述,引起热烈议论。武科大校报编辑部指导老师提示:站在学生角度,写个新闻观察,题目就叫 老师,我想对您说 写写有的老师平时讲课或者其他方面,做得明显不好的地方。两个小时里,学生记者们七嘴八舌,谈到了近10个话题。

新闻沙龙,只是武科大校报编辑部指导学生记者新闻实践的方式之一。经过近10年摸索,武科大校报编辑部形成了学生记者 成才三部曲 老记者带新记者,从熟悉最基础的新闻常识入手;反复写一篇稿子,领会怎样选择材料,什么样的新闻是最好的;新闻沙龙,培养学生记者新闻策划和把握选题的能力。

2003年毕业于武科大的张凯,现在是上海一家最大的内衣制造企业广告总监。他至今记得,做学生记者时写第一篇人物通讯,被校报编辑部老师指出 通讯写得像消息,材料堆砌没主题 。张凯找到一本通讯写作教科书,认真揣摩,反复体会。他写第二稿、第三稿,明白了如何抓住主题、理顺逻辑关系,如何注意细节、以情感人。通过这篇稿子的写作,他的通讯越写越顺,拿了好几个全国高校好新闻奖。

在人们感叹新闻院系学生一职难求、媒体急需的人才难找时,武科大校报编辑部培养的学生记者,屡获成功。钢铁制造专业毕业的学生记者武柯,现在已是一名省级党报记者。2003年秋,他与400多名新闻专业的考生同台竞争,脱颖而出。报社看中的,正是他在省级以上媒体发表的近20万字新闻实践作品。

站在教育角度,认识校园新闻价值

在武科大校报总编李灿华的脑海里,始终有一个理念:办一张 大学校园里的教育报 。在他看来,校报眼光不能局限于大学的一般活动,要站在教育的角度、社会的高度,认识校园新闻的价值。他和同事们,把这一理念,不断灌输给学生记者。

最近10年,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出现了许多引人思考的问题。武科大学生记者围绕教材、考试、外语教学、考证、考研、就业、校园文化、团队精神、体育、安全、周边环境等方面,全方位进行探讨和思考。

一种新的观念、新的知识要被写入新的教材,再为学生所接受,至少需要2至3年的时间,可是在这段时间里,新观念、新知识已经变旧,甚至可能淘汰。高校教材离社会需求有多远?武科大学生记者在《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刊出长稿《走出教材跟不上时代的窘境》,一时反响强烈。稿件获2003年度湖北新闻奖。

答对题目发个棒棒糖,逃课罚抄单词, 零作弊 奖红包 一些中小学生教育管理的模式用在大学生身上,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武科大推出《高教管理给普教补课》,反思现阶段中小学教育的缺位。稿件见报后,中宣部发专文讨论,直接影响高层教育决策。

近年来,高校学子突发重病的案例越来越多,高校管理机构力不从心,保险业雨后送伞,爱心募捐也只是杯水车薪。大学生重病怎么办?学生记者的《重病募捐不是良策,高校呼唤爱心基金》在《科技日报》全文刊出,提出思路:设立一种基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比如该校两万在校生,若向每个学生 借 50元,毕业离校时返还,根据高密度人群突发重病万分之一的几率,这100万资金本息的滚动和积淀,足以应对这类突发事件。一石击起千层浪,此文10余家报纸接连转载,相关探讨持续至今。

高人一筹的立意,收获斐然。最近3年,在每年省40余所高校获湖北新闻奖大致维持在9篇左右的情况下,武科大每年占有三席。

引导学生记者透视人生、认识社会

长期生活在校园环境中,大学生对于人生、社会认识不免肤浅。如何引导学生记者透视人生、认识社会,武科大校报编辑部倾注了心血。

3月初,时逢全国开展荣辱观教育之际,武科大校报组织学生记者,开展对本校食堂浪费现象的调查。结果让他们吓了一大跳:校本部食堂每天要倒掉近14桶剩饭菜,每桶至少价值200元!一年下来,一个食堂倒掉饭菜100余万元。

武科大校报编辑部组织胡帆、王毅、谢静等学生记者,利用星期天专程到国家级贫困县阳新的新屋村,亲身体验贫穷。这里农民人均年收入只有1243元,红薯是村民的主食。贫困地区农民的困境,强烈撞击学子心灵。

武科大学生记者写作的《节约粮食调查》,4月9日在中国青年报头版头条登载,当即有80多家媒体转载,有20多家媒体刊出评论,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五虎兄弟 是武科大校报盛传的一段传奇。张凯、普进、吴优平、吴春平、武柯,来自03、04届的5名工科学生在校报老师的引导下,互帮互带,有点子一起探讨,50篇中央大报的见报稿件融汇着他们的心血。而今,5人中出了一名博士、两名新闻学硕士、一名省报记者、一名广告总监。

第一个考上新闻研究生的普进对此感慨良多: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生的大学生,独生子女居多,由于家庭的爱,高中以前都是处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的个人奋斗,多数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在记者团,我们的缺陷得以弥补。由于大量的稿子选题来自团队和沙龙,有些较大的选题,靠一两个人无法完成。这就要求合作,不少稿子是我们5个人的集体智慧,团队精神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工科专业成绩十分优异的普进这样分析: 在新闻实践中我们学会做人,而做人又促进了新闻写作,这将让我们受用一生。

上一条:中华新闻报: 武汉科技大学校报现象的启示 下一条: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兴趣与专业之间,路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