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揭晓的2005年度湖北新闻奖和湖北高校好新闻评比中,作为传统工科院校的武汉科技大学一口气捧走了3个湖北新闻奖,24个省高校新闻奖,在全省高校中稳居榜首,在此前的连续3年评比中,该校也是屡屡夺魁。
涂名,98届工民建专业,现供职于中央电视台;冯蓉蓉,99届矿物专业,广州日报记者;雷全林,2001届材料加工专业,《华人世界》执行总编;范晋涛,2005届工商管理专业,新华社记者 近10年来,该校30余名工科毕业生昂首迈进了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广州日报、湖北日报等国内主流媒体, 非专业人做起专业事 。
这一工科院校的成果让众多高教研究专家和全省高校为之惊叹,谓之 武科大校报现象 。专家认为,在当前新闻高等教育供需对接脱节和整个教育领域通才教育破题难的大背景下, 武科大校报现象 是一种宝贵的经验和探索,对于高等教育新闻人才培养乃至通才教育的培养都有着极大启示和指导意义。
武科大的秘诀在哪里?在实践中做新闻
刚刚吃过午饭,大三学生记者胡芳带上采访本和笔,从学校新校区黄家湖出发,转了两次公交车,匆匆赶往学校主楼19层的阳台,在那里,有一场精彩的沙龙等着她。
胡芳上午听过一堂行政诉讼法课程,请来的老师,教学举例总是拿武汉大学和武科大比较, 我们武大 你们武科大 在新闻沙龙上,胡芳有些不平地讲述,引起热烈议论。武科大校报编辑部指导老师提示:站在学生角度,写个新闻观察,题目就叫 老师,我想对您说 写写有的老师平时讲课或者其他方面,做得明显不好的地方。两个小时里,学生记者们七嘴八舌,谈到了近10个话题。
新闻沙龙只是武科大记者团指导学生记者新闻实践的方式之一。经过近10年的摸索,武科大记者团创造出学生记者 成才三部曲 以老记者带新记者打最基础的新闻入门关;反复做一篇稿子,领会怎样选择材料,什么样的新闻是最好的,触类旁通;新闻沙龙,头脑风暴,培养学生记者新闻策划和对选题的把握能力。
在人们感叹新闻院系学生一职难求、媒体急需的人才难找大背景下,武科大校报编辑部的 实践路线 开始赢得了市场。钢铁制造专业毕业的学生记者武柯,现在已经是一名省级党报记者,2003年秋,他从400多名新闻专业的考生中脱颖而出,招聘人员表示,报社看中的正是他在省级以上媒体发表的近20万字新闻实践作品。近10年来,该校校报记者团已有30多位 非专业人 跨入新闻专业行当,靠的也正是实践和作品。
在高教层面做新闻
一种新的观念、新的知识要被写入新的教材,再为学生所接受,至少需要2至3年的时间,可是在这段时间里,新观念、新知识已经变旧,甚至可能淘汰。高校教材离社会需求有多远?武科大学生记者在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教育报刊出长稿《走出教材跟不上时代的窘境》,一时间反响强烈,稿件获2003年度湖北新闻奖。
最近10年,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最快的10年,也是改革与发展中问题凸现最多的10年。在武科大校报上,记者看到站在全局、社会、高教的层面,该校对教材、考试、外语教学、考证、考研、就业、校园文化、团队精神、体育、安全、周边环境等方面全方位进行了探讨和思考。话题缘起武科大,但做稿子绝不局限武科大,而是普遍现象。学生记者给学校提问题,也给中国的教育改革提出了问题。
这一切,都源于武科大校报总编辑李灿华办一张 大学校园里的教育报 的理念。在李灿华看来,大学里的校报,眼光不能只局限在大学内的活动、领导讲话,要站在教育的角度来衡量校园新闻所具有的价值,要站在社会的高度来认识校园新闻的价值。当这个观念开始形成时,他和他的同事们也开始不断灌输给自己的学生记者。
站在教育的高度,学生记者们不仅出作品,还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了一些新思路。
近年来,高校学子突发重病的案例越来越多,由于缺乏一定的应变机制,高校管理机构力不从心,保险业雨后送伞,每次的爱心募捐也只是杯水车薪。大学生重病怎么办?学生记者的《重病募捐不是良策,高校呼唤爱心基金》在科技日报全文刊出,提出思路:设立一种基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比如该校两万在校生,若向每个学生 借 50元,毕业离校时返还,根据高密度人群突发重病万分之一的几率,这一百万资金本息的滚动和积淀,足以应对这类突发事件。一石击起千层浪,科学时报、长江日报等10余家刊登,至今全国对此问题的探讨都会电询武科大。
在做新闻中做人
长期校园环境中生长的大学生对于人生和社会的认识不免肤浅、偏激,这对于做新闻同样是大忌。如何引导学生透视人生、认识社会,武科大校报武科大校报编辑部倾注了心血。
今年3月初,时逢全国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之际,校报组织学生记者,开展对本校食堂的调查。结果让他们吓一大跳:校本部食堂每天要倒掉近14桶剩饭菜,每桶至少价值200元!一年下来,一个食堂倒掉饭菜100万余元 独生子女大学生从小生活无忧无虑,平时生活中大手大脚,随意浪费司空见惯,对父母劳动成果不珍惜。长此以往,必将对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产生深远影响。
武科大校报以学生食堂浪费现象为切入口,花费6000余元,组织胡帆、王毅、谢静等15名学生记者调查组专程到国家级贫困县阳新的新屋村,亲身体验贫穷。这里人均年收入只有1243元,红薯是村民的主食。中国底层社会的困境强烈撞击学子心灵。学生记者谢静回汉当晚,发短信给李灿华老师: 就像中国青年报记者去贫困山区后的感受一样,我觉得生活在城市有罪,更觉得以前对社会认识的无知。
《节约粮食调查》4月9日在中国青年报头版头条登载后,当日就有80多家媒体转载,第二天,有20多家媒体刊出评论。此事,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人民日报、新华社记者专赴武科大调研,并采写出重头稿件,对于学生记者,对于学生,教益无穷。
五虎兄弟 是武科大校报盛传的一段传奇。张凯、普进、吴优平、吴春平、武柯,来自2003、2004届的5名工科学生在校报老师的引导下,互帮互带,有点子一起探讨,50篇中央大报的见报稿件融汇了集体心血,而今,5人中出了一个博士,两名新闻硕士,一名省报记者,一名广告总监。对于今日的成功转型,普进这样分析: 在做新闻中我们学会了做人,而做人又促进了新闻创作,可以说当年潜移默化收获的东西将让我们受用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