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科大网讯(通讯员林思婧 周文君)7月4日,保康县寨湾村迎来别开生面的暑期课堂。我院研究生“沁研计划·励志行”暨“梦载星河”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正式开启首日教学活动。
据悉,实践队按学生年龄与学习情况,分设启蒙、青苗、育英三个班级,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课程通过多元设计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为当地学生扩展视野和知识。
实践队员发挥专业所长,开设了二外德语基础课与趣味英语歌曲课,同时通过双语词汇教学加强学生语言应用能力。二外德语课堂,实践队员通过教唱字母歌、情景对话等方式,带领学生进行德语入门教学;英语歌曲课则选取经典儿童歌《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将英语知识融入旋律学唱。除此之外,实践队开设了“人工智能初探”课程,为乡村学子打开智能科技认知窗口,探索以新技术赋能教育的新路径。
实践队指导老师吴晨晨介绍,安全自护教育作为重要环节同步展开,课程以防溺水、交通安全、网络信息保护为核心,内容涵盖日常风险识别与应急措施,通过案例演示与模拟演练,着力提升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
在完成每半日的教学任务后,实践队额外设置课后学业辅导时段,针对学生暑假作业及日常学习中的问题进行答疑,致力于学业难点突破与知识巩固。当日课程全部结束后,吴晨晨及时组织全体实践成员开展教学反思会,复盘课程实施细节,共同研讨优化方案,为后续教学活动质量提升奠定基础。
吴晨晨总结:“我们一定要重视首日的经验,确保每一堂课都能为孩子们带来收获。在这为期14天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会融合专业优势与乡村教育实际需求,在接下来的实践中不断优化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以实际行动践行高校服务社会的责任,为乡村教育振兴注入青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