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院系新闻 >> 正文

【医学部】用专业技能守护生命防线 践行医学使命

作者:张雪 朱悦编辑:王翔宇发布时间:2025-07-09浏览次数:

武科大网讯(通讯员张雪 朱悦)“按压深度要达到5-6厘米,频率保持在每分钟100-120次,掌根不能离开胸壁……”。7月7日晚,我部社会实践队伍于黄冈市红安县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区广场开展急救宣讲活动,旨在向公众宣传急救知识,提升市民应急救护能力,筑牢生命安全防线,践行医学使命。本次活动由我部2023级辅导员赵梦霄和2024级辅导员葛扬组织。

为让急救知识真正走进市民生活,增强宣传力度,认专业知识“接地气”,我部实践团队提前筹备,准备演示工具,心脏复苏模拟人(CPR模拟人)、音箱、互动小礼品等物品。团队成员结合红安市当地特色,针对性设计了培训内容——不仅涵盖CPR急救法基础技能,还特别加入了初步判断与应急处理,以及夏季高温中暑与溺水的急救措施。

活动现场,实践队成员搭建起简易“急救课堂”,通过实物教具讲解形式,将专业术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家常话”。“大家可以把胸腔想象成一个打气筒,按压就是通过外力推动心脏泵血,所以力度和节奏一定要准。”实践队成员刘宇航一边手持人体模型演示,一边用比喻帮助市民理解原理。

同时他强调,心脏复苏开始之前要确保现场安全,判断患者状态,指定专人拨打120、询问周围人是否懂急救知识,实施双人交换按压救治。为围观市民更好理解双人交换按压救治,实践队成员马俊宇与刘宇航为他们演示其过程。刘宇航说道;“其过程最重要的是,交换过程中两人的按压力度、时间间隔要一致,在第一人按压结束后,第二个按压者要立即、准确进行后续按压。”

“光说不练假把式”,实操环节成为活动的“重头戏”。刘宇航建议围观市民亲自动手,练习心脏复苏相关技能,将讲解化为实践。一位身穿紫色衣服的市民主动上前练习心脏复苏,起初因力度不足导致按压深度不够,实践队成员李雨宣立刻俯身为她调整姿势:“阿姨,您可以借助身体重量往下压,膝盖稍弯,这样既省力又能保证深度。”同时,实践队成员帮她计按压次数。30次按压结束后,该位市民感慨:“心脏复苏的30次按压还是很累的,但是在此次练习当中,我收获了很多。”

夏季中暑与溺水事件常常出现,本次活动我部实践队也为市民宣讲了相关预防、急救方法。刘宇航建议围观市民,夏季做好防中暑工作,可采取物理+化学方法防晒,多喝水补充电解质,发现自己有中暑现象要及时采取降温措施。

针对溺水急救的宣讲,刘宇航以与围观市民互动形式展开。“看到溺水人员我们要怎们做?”刘宇航抛出问题,围观小孩积极反馈,“要去找大人”、“拨打120”、“扔救生圈”......

刘宇航对他们的回答进行了表扬,并给予糖果奖励。同时他对这些回答做了补充,遇到溺水之人,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展开救治。刘宇航宣讲道:“溺水之人救上岸之后的急救工作十分重要,主要进行腹腔或者胸腔积水排除工作,主采取膝顶法、肩顶法、抱腹法。在此之前,我们要先迅速的清除溺水者口腔呼吸道异物,再实施后续工作。”他为围观市民详细讲解了膝顶法的具体操作,将患者腹部置于施救者屈膝的大腿上,头部下垂,施救者平压患者背部,将呼吸道和胃内的水倒出,并与实践队成员庹清源演示膝顶法正确动作。

葛扬总结道;“通过实践队成员基本的演示与知识的科普,大家对基础的急救方法有了最初的印象,希望大家将本次所学应用到实践中,将救治初心埋入心中。同时也希望本次的宣讲为各位小孩子种下一颗医学梦。”

上一条:【理学院】心灵花园勤浇灌 幸福人生巧构筑 下一条:【医学部】实践队红安办歌会 市民同参与谱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