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育人标兵:何选明,化工学院教授
摄影 方斌
他用严谨的态度投身科学研究,潜心钻研,先行为范;他用执着的精神立足讲坛,教书育人,解惑答疑;他用真诚的爱心培育学生,严格要求,亲切关怀。何选明慈祥的面庞,和蔼的笑容,给人带来一种自然的亲切感。
潜心科学研究 先行为范
何选明常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当好专业老师,自己首先要有良好的专业工程素质。”从教38年来,不上课的时候,他要么驻足在工作室,要么深入到生产现场。多年来,他很少有周末很少有休息日,只要有时间,就潜心研究工作,经常到半夜十二点多才离开工作室。夜深人静,长长的走廊里只有他一个人的脚步声和关灯离去的身影。
长期的辛勤耕耘,成就了何选明深厚的专业造诣。他对特色焦化领域的关键技术了然于胸,能够站在国家的高度和行业的前沿,掌握研究方向。何选明所在研究团队,瞄准国家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进行科研攻关,主持开发的6m高炭化室固定站式捣固焦炉,实现了捣固煤饼质量和装煤除尘技术的双突破,达到了当前世界捣固炼焦的先进水平。
“他搞科研很有想法,能从整个学科的高度来把握,给我们指引方向。”研三的付鹏睿提到何老师内心满是敬佩。何选明经常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感染学生。在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时,他要求同学们一定要认真进行文献综述,一定要与国家的需要相结合,一定要通过创新推动技术进步。他说:“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才能找到科研的突破口;只有融入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事业,才能体现个人价值。”
何选明的兢兢业业让他收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委会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三等奖等多个奖项。然而,他对荣誉却很是谦虚:“重要的是为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作出了努力,因此很有成就感。”
何选明还主持编写了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煤化学》。“编教材是很锻炼人的工作,要求全面了解《煤化学》相关学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认真学习掌握严谨的写作规范,甚至每一个标点每一个字都要精准,无可挑剔。”这本教材自编出以来一直沿用至今,在全国范围内被使用,受到良好的评价。
“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这是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每次有同学去他那里拷课件,他也会看看同学们U盘里有没有他没看过的知识,然后把这些东西拷下来认真学习,仿佛对自己学到的东西永不满足。
执着立足讲坛 教书育人
“上课跟做人是一样的,最重要的就是责任心。”何选明总是秉承“责任第一”的原则对待教学。他认为自己有责任有义务去尽力讲好每一堂课,不一定可以做到绝对的优秀精彩,但至少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38年来,何选明长期坚守在教学一线讲坛,直至今年年届六十,仍然承担着高强度教学任务,周学时最高峰曾达到14学时,并且担任11级化工卓越计划班班主任。这种情况在老教师中是非常少见的。而他自己却乐在其中:“我热爱自己的事业,喜欢和学生们在一起,他们就是未来的人才,国家的希望。”
“何老师每节课前走进教室时都会用洪亮的嗓音喊一声‘同学们好’,声音激昂振奋人心,给每堂课一个美好的开始。”12级学生桂冬梅对何老师这一举动印象尤为深刻。她觉得这有力的呼唤,在每堂课开始都一遍遍的唤起大家求学的欲望。何选明对此很是欣慰,他认为这是自己每堂课面对一群求知的学生最基本的责任,也是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办法。
他讲授能源化学已经有十余年,但每次上课却都像新课一样对待。“尽管这门课已经讲了那么多遍,但是每次上课之前心里都有一种像学生面临考场一样的忐忑,时刻都提醒自己要像新课一样重视。”知识时刻在更新,科学不断在进步,为了与时俱进,每次上课前他都会重新审查PPT,及时更新并注入新鲜元素,使课堂更贴近现实。
在讲授《绿色化学》这门课程的时候,何选明采用一种比较特别的“中英结合”的PPT课件模式。何选明解释说:“绿色化学这门课程的参考书大部分是全英文的,而这样的结合既不失原版的精准,又从中融入自己的东西,更有利于同学们接受,同时还帮助他们提升专业英语水平,更多的接触专业英文词汇,对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不管学习上还是生活上,他都提醒同学们多注意细节,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以身作则。比如随手关灯,节约用水……他说要想成为化工行业的领军人物,不仅要有专业实力,更要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只有注意细节,从根本上提升自己的内涵,未来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爱心培育学生 情同父辈
“作为老师,最大的成就感是学生,学生才是我们最大的财富。”何选明历数家珍般提起位于天南海北的学生,眼里满是骄傲。
何选明执教期间,带过本科生无数,研究生近30人,指导青年教师2人,还多次担任班主任工作,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关心学生的成长成才,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深受学生的敬重和爱戴。
何选明信奉“有教无类”的古训,对所有同学一视同仁,因材施教,不以学生的过去成绩去衡量现在或今后的他们。“身为老师就是要指导学生学做人,学做事。”这是何选明一直秉承的态度。
曾经,独自一人从内蒙古来我校参加研究生复试的秦瑾同学,第一次出远门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心里很是忐忑。何选明得知后,热情接待并关照上一届的研究生师姐安排秦瑾的住宿与生活。“短短的几天研究生复试之旅,让我亲切地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老师的和蔼,师姐的体贴,回到内蒙古和同学们说起武汉科技大学与何老师,他们都羡慕不已。”秦瑾谈起何老师时眼角泛起感激的泪光。
“他很关心我们,每次放假前都会提醒我们提前买车票,路上注意安全;节假日会送祝福给我们,还会针对我们的特点讲相关的学术方面的知识,平日里很是体恤我们,真的是个好老师!”2012级的马雨新说到何老师就赞不绝口。
研究生潘叶过生日,何老师送了两瓶红酒并亲自和大家一起唱生日歌;入秋的时候他会买橘子;中秋节会送月饼,和研究生们一起共度佳节;夏天蚊虫多,他就把自己的蚊香给学生用;他坚持定期给研究生开工作例会,布置检查研究生科研工作,了解他们学习、生活上的困难。“能解决的我会马上帮他们解决,实在不能解决的我会告诉他们方向,让他们做出正确的抉择。”何老师让学生们很是感动。
为了和学生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保持更好的沟通不落伍,何选明与时俱进,积极接触新鲜事物。他尝试各种现代化的办公软件、QQ、微信等时尚的聊天工具,努力紧跟潮流。
“何老师像一个和蔼可亲的父亲,待我们就像亲生子女,传授我们知识,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我们真的都很敬佩很感激他!”研究生三年,付鹏睿深有体会,即将毕业的他,回忆起和何老师相处的点点滴滴,满是感动和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