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科大网讯(通讯员余冬梅 记者李周阳)“原来弯腰逃跑要像小猫咪一样!这个消防课太好玩啦!”在宜昌市远安县七彩假期托管班的科普课堂上,小朋友们兴奋地向志愿服务团队展示刚学会的“消防六字诀”手势。7月16日,我校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科普基地“翱翔之翼”志愿服务团队走进宜昌市鸣凤镇双利村,为孩子们带来一堂“沉浸式”消防安全课。

立足于提升青少年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科普基地精心设计了“理论+实操”的趣味课程。志愿者们化身“安全教官”,通过动画短片、情景剧等形式,生动讲解了“弯腰、捂鼻、扶墙、快跑、不慌、呼救”的逃生口诀。“湿毛巾只能挡住15%的有毒气体”“结绳逃生需要专业训练”等实用知识,让孩子们直呼“涨知识”。
在实操环节,孩子们轮流体验消防器材使用。过滤式自救呼吸器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防毒面罩”,灭火球则成了最受欢迎的“神奇灭火蛋”。现场孩子们纷纷体验模拟逃生通道,在实践中巩固逃生要领。“这些大学生把专业知识变成了孩子们容易懂的游戏,我们也跟着学到了不少!”托管班老师说。
活动尾声,孩子们在“安全知识闯关卡”上写下学习心得:“火灾不能乘电梯”“逃生要关身后门”。科普基地骨干教师张洪杰表示:“将高校安全工程专业资源转化为乡村适龄科普课程,是我们服务基层安全教育的重要方向。通过系统培训大学生志愿者,以‘情景教学+动手实践’模式,既强化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乡村儿童筑牢安全防线。”

据悉,我校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科普基地2022年被评为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长期致力于安全、资源、环境等领域的公益科普。未来,“翱翔之翼”团队将持续开展系列安全科普活动,将科普基地特色资源带入社区及乡村,助力青少年科学素养与自救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