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改革】文法学院:创新公共管理T型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赫欣怡 刘鑫编辑:程毓发布时间:2022-04-07浏览次数:

通讯员赫欣怡 刘鑫

“多亏了这个T型人才培养方式!”就读于文法学院公共管理专业的麦权煜,根据学院设计的培养方案选修了行政管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等课程,“这让我拓宽了知识面,增强了多项专业能力。”

像麦权煜这样受益的人还有很多。公共管理T型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构想,早在两三年前便已萌生,经由文法学院丁宇教授、李莉教授、石秀华主任等组织的教学团队不断打磨,最终得以实行。

“之前,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们只能学习本专业的相关课程。单一的课程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与动力,而在大类招生的背景下,创新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既能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教学安排,也能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热爱的专业,实现一专多能的目的。” 教学团队负责人李莉教授解释T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缘由。

该模式围绕“一专”引导“多能”,“多能”服务“一专”的T型理念,横向拓宽公共管理学科知识面,纵向深化社会工作、法学、经济学、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技能的培养,并且实行导师制,尽量为每一名学生配备一名导师。

T型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能够在多元化的学习中,找准自己的兴趣方向,并合理搭配辅修专业。例如,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选修国际贸易专业,通过不同专业的搭配,达到自我提升的效果,实现一专多能的目的。同样,学生的提升离不开老师的带领,学院在师资力量优化上,鼓励老师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该模式在实行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学院针对这些问题也进行了不少突破。在课程安排上,学院要淘汰部分旧课程,并及时更新新课程,而对于老师而言,课程的及时更新以及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是他们所面临的最大挑战。面临这一挑战,学院老师积极配合学院工作,认真备课。

面对师资力量的不足问题,学院实行人才引流计划和“青翼工程”培养年轻老师,还积极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定期举行讲座,讨论公共管理的前沿问题。由于课程的增加,学生巩固知识与学业任务的难度也随之而增加,学院特意组织校内教师录制慕课,帮助学生巩固专业知识,为学生的课后学习提供了保障。 除了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学院在课堂外也努力为学生提供实践基地,构建了“实习、实践、实战”三位一体的平台,致力于打造应用型、实践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文法学院在黄冈市、罗田县、青菱街道的各民政部门、社会保障局为学生们提供实习机会,在上海、深圳以及武汉光谷都搭建了相关的实习实践基地,在红桃K等相关企业内也为学生们提供毕业顶岗实习的机会。同时,导师也带着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的相关项目活动以及挑战杯等相关竞赛,这无形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让他们将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更好地运用。

目前,该模式的实行取得了不少显著成果。在由我校首次承办的2021年首届“哲寻杯”公共管理方案设计大赛暨公共管理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研讨会上,共有45 所高校300多位师生参加。我校公共管理专业派出的两队分别取得了特等奖和一等奖的荣誉。同样,文法学院于2021年得到了优秀教学成果校级三等奖,今年正在申报第九届湖北省高校教学成果奖。

谈及改革的意义,文法学院副院长李莉评价:“这一改革回应了在新文科的大背景下,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能够结合现实生活,解决现实问题。”

上一条:【改革】城建学院:顺应新课改首创兴趣小组 下一条:【改革】教务处:大学里再学个“微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