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改革】教务处:大学里再学个“微专业”

作者:李芳编辑:程毓发布时间:2022-04-06浏览次数:

编者按:近年来,武科大对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做了一系列探索。“微专业”就是立足学校学科专业优势与特色,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发展需求的积极应对,是丰富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和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的有效路径,是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举措。

眼下,对于2020级机械学院李祥松,接下来的每个星期周末都会有微专业课程陪伴他。于他而言,既是充实也是忙碌,是期待也是兴奋。回忆当时修读微专业的初衷,在他看来,“相比于周末无所事事,上微专业的课更加充分利用了时间,拓展了知识,对于自己专业学习和以后的就业也都有帮助。”

顺应时代发展需要 拓展人才培育体系

作为湖北省属高校改革先行者,武汉科技大学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首批试点“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智能医学”“创新创业管理”三个微专业人才培养项目,首批吸引了140多名学生修读。2022年上半年新增“增才制造工程”“智联化工”微专业,学校现有五个微专业。微专业课程主要安排在周末,并且鼓励授课教师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授课。学生修满微专业设定的20学分,并且满足微专业毕业要求,颁发微专业证书。这意味着学生进校之后,除了主修专业和辅修专业之外,有了新的选择。

互联网与信息技术带来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时代的转变,催生了新的职业需求,对人才不仅有“量”的需求,更有“质”的需求。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内容,学校领导多次强调,人才培养是高校的生命线,是衡量大学办学成效的根本尺度,教务处一直在积极探索改革中。

微专业是高校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的应对之策,也为高校“加快本科专业现代化升级,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模式。

负责微专业项目设计与实施的教务处副处长张志清介绍:“微专业项目有两大基本功能,一是实现对主专业的拓展和延伸,二是实现与其他专业的复合交叉。以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微专业为例,如果计算机类相关专业修读,则是对本专业的有益补充,还可以弥补主修专业培养方案设计时的一些不足;如果是其他专业修读,则可以丰富此类学生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和内涵,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以几门非本专业课程改变个人成长轨迹的案例比比皆是,微专业项目具有这样的功效。”

近年来,基于对人才培养迫切性的深刻认识,我校开辟多元渠道,为学生成才提供多种可能性。2017年开始,我校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放开辅修专业修读门槛,到之后创新“传统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到现在“微专业”的实施,武科大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一直在探索。

加强微专业课程设置 优化学科专业布局

与其它开设微专业不同的是,我校开设的微专业是围绕某个特定学术领域、研究方向或核心素养,提炼开设的一组核心课程,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灵活、系统地培养,能够在特定的领域具备一定的学术专业素养和行业从业能力。

“在我看来,通过选择目前行业界和学术界都很热门的方向,设置相关的核心课程,让学有余力的同学能够快速并准确地掌握微专业的最为重要的知识,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提升竞争力,同时也对他们今后的就业或者继续深造都非常有帮助。”担任微专业授课教师的向纯洁,在谈及开设微专业课程的初衷时说。

以微专业“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中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这门课程来举例,在微专业培养方案中这门课属于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后续的相关课程,特别是涉及到系统开发的课程,都必须以“数据库”为基础。当下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靠数字化,有句话叫做“Everything over DB(database)。”因此,理解“数据库”背后的原理、会在一定程度上使用“数据库”,是信息社会的必备能力。同时数据库不仅是一项技术,更是一种思维,是将信息抽象为有组织的数据的能力。因此在微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我们将其作为核心课程。

通过系列课程的讲授,不仅让学生学习知识,更重要是锻炼他们自主思考的思维和思考。这一点正在修读微专业的材控2020级学生李新阳深有感触。经过一段时间的微专业课程学习之后,他发现自己不仅是在学术方面,在生活方面也有了不同的思考方式,可以更加系统、全面、深刻的看待问题。

丰富微专业课程体系 厚植学生成长成才土壤

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科学设计、协同配合。“开设微专业的初衷就在于此,希望各个学科的同学,都能了解大数据的基础知识,熟悉大数据的主流技术,具备大数据思维去解决问题,为以后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打基础。”时任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微专业教师的刘宇说。

微专业的开设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灵活、系统的培养,能够在特定的领域具备一定的学术专业素养和行业从业能力,希望学生出去能够更适应社会需求,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李祥松就是在看了微专业开设的课程有“Python”“数据库”“数据处理和大数据技术”等课程后,觉得挺吸引自己,所以选读了微专业。

“要为人才营造一个好的环境,让他们在这个环境中自主学习和研究”作为增材制造工程微专业授课教师汤名锴,在谈及微专业课程的意义时说,微专业的开设为学生成长的创造了一个良好环境。

李新阳当初选择微专业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顺应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通过修读微专业,一方面可以丰富知识结构,同时,也可以提升就业竞争力。

下一步,武科大将进一步结合传统优势的本科专业,打造一批特色人才培养项目,特别是跨学科复合人才培养,在“十四五”期间,我校拟开设20个左右的微专业项目。教务处副处长张志清表示,学校将持续探索、汇聚合力,将现有课程与新课相结合,打造“小而精”、“创而新”的微专业,着力构建高质量学科人才培养体系。

上一条:【改革】文法学院:创新公共管理T型人才培养模式 下一条:【改革】教务处:近生活重实用 我校通识教育课程受到学生广泛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