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改革】计算机学院:实行“手机进课堂”提升课堂效率

作者:郭鑫燕 摄影黄瑜鑫编辑:程毓发布时间:2022-05-16浏览次数:

见习记者郭鑫燕

“大家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进入课堂。”这是计算机学院的课堂。不同于往日悄悄拿手机“摸鱼”,同学们大胆地拿出手机,扫码进入“雨课堂”微信服务号学习本节课程。

“雨课堂”是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和学堂在线共同研发的智慧教学辅助工具。不同于大众所熟悉的“云课堂”线上教学,“雨课堂”采用校内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利用微信服务号形式,集课前推送、实时答题、弹幕答疑和反馈学生数据等功能于一体,增强了课堂上师生的互动性,让线上教育的优势离实体课堂更近一步。

在传统课堂上,手机的存在影响学生们的听课效率,收手机又可能引发学生的不理解,经常出现手机与课堂之间的矛盾。于是,“雨课堂”进入到课堂中。

计算机学院为了加强学风建设,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让课上的“低头族”能参与到课堂中来,减少躺平现象,结合“互联网+”的大背景,本学期在学院全面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实行“手机进课堂”,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利用手机进行学习。

在“雨课堂”推行前期,计算机学院领导了解了“雨课堂”的优势和运行方法,得到了教务处、评估处和信息中心的支持,在计算机学院教室的多媒体上均安装好“雨课堂”教师端所需要的软件,上学期提前进行了试点,并逐步扩大试点班级的范围,收获了教师与学生们的一致好评。通过与往年成绩对比发现,“雨课堂”试点班级的成绩也取得了不错的提升,于是决定本学期全面实现“雨课堂”教学。

“老师们非常支持‘雨课堂’的实行。”计算机学院党委副书记龚晗说,雨课堂的教师端软件,是以老师们最常使用的微信、金山WPS或微软PPT为载体,以控件形式嵌入老师们广泛使用的课件中,并在制作课件时,可随时插入课程所需要的视频和习题,大大降低了老师们的学习成本;教师将PPT上传到微信端后,还可以增加语音功能,让学生们边看边听。

“雨课堂”课前的扫码功能,帮助教师花更短的时间了解学生的考勤情况,省去传统课堂点名考勤的复杂环节,节省了课堂时间,提升了课堂效率。课上,教师随时发布习题,帮助学生们集中注意力,更好地巩固课上所学知识。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限时习题。3、2、1,开始。”上学期后半程,“雨课堂”试点范围更加广泛,像这样的声音时常在教室中响起,学生们听到后,争分夺秒地做题。

数据结构教师林晓丽,在上学期试点时使用“雨课堂”授课。她表示,在“雨课堂”中,学生所有学习行为自动采集,在教师端可以把握学生学习轨迹。“通过课堂学生的答题情况,老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有助于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意识,提高学生注意力。”她说,在“雨课堂”使用过程中,该课程课堂整体到课率和平均到课率均达到97%。

“雨课堂”不仅能将教师上课所使用的PPT,跟随教师的讲解即时发送到学生端;学生们还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程度,选择PPT下方的“收藏”和“不懂”按键。教师们根据这些数据,清晰地了解学生们的课堂掌握情况,进而调整课程内容和讲解重难点。

“以前,有时候坐在教室后面,看不清楚多媒体屏幕上的字;现在,从手机上就能看到,不懂的地方还能随时标记并反馈给老师,避免了打断老师讲课的尴尬,老师看到后也会讲解,我觉得很方便。”软件工程2001班王一清说,“刚开始对于‘雨课堂’的实行还不是很理解,后来逐渐发现,通过这个软件能够很好地提升自己的课堂效率,在课上走神的情况明显减少。”

“学生们绝大多数的学习时间是在课堂教学中,高校教师必须抓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战场。‘雨课堂’利用信息化的技术帮助教师高效而科学地管理课堂,不仅提升学生的出勤率和抬头率,而且通过随堂习题实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只有打好坚实的专业基础,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计算机学院教学副院长张凯说。

学生扫码进入雨课堂 摄影:黄瑜鑫

上一条:【改革】生科院:推行导师制培养国际化高素质创新人才 下一条:【改革】化工学院:打造育人“红色引擎” 创新学生党建工作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