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VS外卖 你怎么选?
见习记者 余强伟 窦芙蓉
今年的3?15晚会上,“饿了么”网上订餐的食品安全问题遭到曝光。晚会刚刚结束,我校计算机学院的小伟就因为食品安全问题遭了罪。为了品尝同学推荐的“美味”,他跑到校外餐厅吃“自助烤肉”。可没想到,却因食物卫生诱发肠胃炎进了医院,还因此落下了不少功课。
大学生对美味的追求无可厚非,食品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
为此,校报记者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关于大学生饮食状况的问卷调查。325名在校大学生接受了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5%的大学生每周都会在食堂之外就餐,包括外卖、路边小摊、小型餐馆、大排档、酒店等。其中有接近一半的同学表示,即使发现就餐不卫生,但因食物美味,仍会选择在外就餐。
此结果引起本报记者的高度关注。为了更好地保障我校大学生的饮食安全,校报记者们立即调查了黄家湖校区附近的餐饮区,包括园艺街、东澜岸以及位于南苑后面的夜市。
在调查过程中,记者注意到一大半以上的餐厅没有购买餐具消毒柜,洗菜时也很少用流水清洗。部分餐厅把前一天没卖完的饭菜保存在冰箱或者其他更为简陋的装置里,第二天加热后再卖出。大部分厨师做菜都不带口罩和手套。厨房里,在未清洗干净的案台上堆满各种杂物,长期放菜的地方附着厚厚的油渍。这些都存在较大的饮食安全隐患。
通过实地采访,记者发现路边的小餐车,更是饮食安全的“重灾区”。这些车主多半没有食品安全合格证,餐车停放在路边做炒饭、烧烤、炸土豆……车来人往,尘埃浮动,也没有适当的遮挡物。即使如此,小车前围满了学生。
站在餐车前的小李坦言:“我也知道不卫生,但面对美味管不住自己。”外号“外卖大王”的一名学生还质疑:“学校食堂的食物就一定卫生吗?”
食堂卫生到底怎样?三名记者来到南苑餐厅,负责值班的汪班长得知记者来意,主动带着记者参观了食堂的烹饪区和碗筷消毒区。记者注意到,食堂采用的是大型自动洗碗设备,所有碗筷首先用洗洁剂清洗第一遍,然后放入清水洗第二遍,再放入自动清洗器,两根水管分别喷出热水和冷水依次清洗,接下来在烘干区完成高温杀毒的工序。在烹饪的过程中,尽管厨师们满头大汗,但都带着口罩和手套。
食堂的余经理强调:“食堂为了满足大家的营养,会注意各种食材的相互搭配;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饮食口味,食堂开辟了多个窗口提供多样化的餐饮。”
我校大部分师生以及学校领导都选择在食堂吃饭,一位在食堂就餐的老师对记者说:“民以食为天,卫生是饮食的关键。食堂的饭菜,相比于外面的摊点,有营养、更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