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大学生的“恋家范儿”

作者:系统管理员编辑: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5-04浏览次数:

大学生的“恋家范儿”

记者 张鑫慧 见习记者 余强伟 卢蜜纯

“李芳,帮我把请假条交给老师。还有,到时记得把PPT传给我,我也好在家自学。”理学院的赵曼为了能与父母一起过个元宵节,费了不少功夫。

有专家称,大学生恋家问题日益严重,90后恋家使他们更倾向于本地的大学,甚至出现了“宁读本地二本,不读外省一本”的现象。同时,恋家也在大学生中催生了“周末回家族”,以至于出现学生与同学接触少,互不熟悉的“怪事”。

话不在多 恋家在心中

卢蜜纯是城建学院大二的学生。虽然家离武汉只有3个小时的车程,可他并不常回家。只是每周六中午,给爸妈打电话聊几句。

“对家的惦念放在心里就好。”他这样说道。他热衷于各种社团活动,大一加入了城建学院学生会,大二开始担任城建学院通讯社社长,除了要负责部门活动的策划和举办外,还得给20多位通讯员改新闻稿。上学年末,他又成功荣获奖学金,“优秀部员”称号。

与卢蜜纯不同的是文法与经济学院的余强伟,他每个月都要写信回家。

“爷爷耳朵不太好,打电话不便交流。”余强伟与爷爷感情很深。初入大学时,他和爷爷有个约定,上学时要经常汇报彼此的近况。他也知道,写信需要大量的时间。但是,想到爷爷在看信时的激动心情,他不论多忙,都会坚持写信回家。而平时的他参加校报记者团,参加辩论赛、运动会也有斩获,生活丰富多彩。

努力向上 恋家在成才路上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三等奖,第七届华中地区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两获国家励志奖学金一等奖……众多荣誉对于工程力学1201班杨华实来说,多了一些让父母开心的喜讯。

大学至今,他一共参加了5次数学建模,他的假期都与建模为伴。“每次告诉爸妈自己得奖时,他们都特别开心。”杨华实说道。

在杨华实眼中,每个星期最温馨的时刻就是周五晚上和父母通话的那一个小时。和他们聊学习,谈生活,走廊里都是他与父母暖暖的家常声。

往返在图书馆的路上,昏黄的灯光让杨华实略显孤单。即使有同学陪伴,也不能填补他内心的乡愁。有时自习晚了,怕打扰到家人,他第二天才与父母通话。尽管回家只有4个小时的车程,他还是选择把时间留给学习。“无论哪门课,杨华实学得都很扎实。”同学卢哲说。

杨华实用助学金给自己买了台电脑,剩下的钱全部用来还助学金。谈到孩子,杨华实的妈妈欣慰地说:“大学里他没让我操过心,得了那么多荣誉,我为他感到骄傲。”他说:“我还要继续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让他们一直为我骄傲。”

兼职磨练 恋家应有担当

理学院郭庆在大二暑假不着急回家。他托同学在周口市的一个工地找到做零工的机会。“不想总花家里钱,也正好锻炼一下自己。”郭庆说道。

虽说是零工,郭庆的工作也毫不轻松。正值酷暑,为了给楼顶做养护他不得不在烈日下曝晒一整天;用斗车将200多斤的水泥一点一点推运到楼上;有时还要把整整一百斤的水泥扛到搅拌机中……一天下来,手被水泥腐蚀得都是伤口。夏天干燥的天气,让手伤加重,郭庆不得不用湿毛巾敷着双手,减轻疼痛,才得以入眠。

一次,一个不小心,钉子扎破了他的脚,接连的伤痛让郭庆乡愁更浓。没想到第二天父亲就来探望他,望着儿子一瘸一拐的身影,父亲心痛不已,“不要在这里受苦了,跟我回去吧。”泪水在眼眶里打转,郭庆咬着牙说:“我自己的选择就让我坚持,善始善终。”父亲拗不过他,独自回去了。

想家的时候就和工友们聊聊天,一解乡愁。“他们在外打拼,都是为了孩子能更好地生活,有时候生病了他们都不舍得吃药,这才是一个男人的担当。”郭庆感慨地说。

2400元工资郭庆全部用来当生活费,整个假期没花过父母的钱。“这孩子这次回来懂事多了,他在外面肯定吃了不少苦。”郭庆的妈妈说。

解 读

心理专家彭瑞林认为,“恋家”的本质是“不想长大”,某种程度上说是孩子不独立的行为。理学院党委副书记陈凯说:“我理解学生们想家的心,但恋家要有度,学生要在学校得到应有的历练,要有积极向上的‘恋家范儿’。”

上一条:“青马”在这里起飞 下一条:教师科研考核“工分制”成效凸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