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教师科研考核“工分制”成效凸现

作者:系统管理员编辑: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5-04浏览次数:

计算机学院教师科研考核“工分制”成效凸现

记者 程毓

3月12日,计算机学院教职工QQ群异常热闹。分管科研的副院长符海东上传“2014年科研考核结果”,老师们迫不及待地下载。点开文件,全院73名教师的名字按照工分从高到低排列,明细一目了然。同时公布的,还有四个科研团队的排名。

这是该院自2012年实行教师科研考核“工分制”后,第四次公布结果。该“工分制”将教师的科研成果全部“量化”,根据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记工分。每年3月公布,然后根据科研团队和个人总分在全院总工分的比重,分配研究生招收数量、实验用房面积和科研资助经费等,打破原来“论资排辈”“按职称分配”“多要多给”等做法。

实施“工分制”四年,计算机学院的科研总分由2011年的600多分上升到2014年的1200分,成为学校16个学院中科研成果数量增长最快的学院,在获批国家级项目、发表高水平论文上也不断取得新突破,研究生发表核心期刊论文数达人均1篇。

破论资排辈

只要想做科研 就能挣到工分

QQ群里不断出现祝贺声,“向张凯老师学习”“祝贺图像处理与计算机仿真团队拔得头筹”……

个人第一名是张凯,35岁,副教授。“是科研考核政策给了我引导和帮助。”他说。四年前,他靠工分分配到研究生,就把企业横向课题交给研究生完成,自己则腾出精力积极申报国家和省部级项目,撰写高水平论文。2013年排名升至第6,这次排名榜首。

团队第一名是“图像处理与计算机仿真”团队。该团队是四个团队中平均年龄最小、职称最低、学历最高,唯一没有院领导的团队,已连续两年夺冠。看到结果,团队负责人陈黎淡定地说:“我们不怕科研考核,只要规则保持不变,我们还有上涨势头。”

“工分制”考核的内容包含五项:科研经费到帐、论文及专著、成果鉴定及获奖、知识产权申请与授权、省优秀硕博士论文。每个类别按照数量和质量记不同权重的工分。对照张凯2014年的工分明细,符海东介绍记分方法:国家基金到帐36万,每万元2.5分,该项90分;横向经费7万,每万元1分,该项7分;发表专著1部,记30分;发表SCI论文1篇,记10分;发表一般论文4篇,每篇0.5分,该项2分。张凯的工分是139分,其工分记入所在团队,该团队工分占全院总分的25%,2015年可以接收学院新入学研究生92人中的23人,并配套提供实验用房。

谈起实行“工分制”的初衷,院长张晓龙说:“四年前,计算机学院和其他学院一样,研究生招收数量、实验室用房等科研资源都是按照职称高低分配,老师‘干与不干、干多与干少、干好与干坏’无关紧要,全院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科研积极性难以调动。”他举例说,2010年学院招收研究生23人,教师有72人,按照职称分配后,有的教授没有科研成果可以带几个,有的年轻老师有科研项目却没有研究生可带。

“单枪匹马,只能小打小闹地做科研。”青年教师陈姚节回忆4年前的状况说。张凯讲述原来的“两难”处境:“没有项目‘愁’如何拿项目,有了项目‘愁’无人手做项目。”

“计算机学院青年教师占60%以上。如何提高学院的整体科研水平?就要想办法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如何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就得让有科研项目的老师带。”张晓龙说出院领导下决心改革的共识,“打破‘论资排辈’,以‘科研成果’论赏。”

2011年10月,经学院学术委员会讨论通过,计算机学院出台《教师科研考核办法》《研究生分配办法》等系列改革方案。为了鼓励教师加强学术交流和合作,学院还出台《创新团队管理办法》和《创新团队目标责任制》。当年,有25位老师根据研究方向相近的原则,自由组建了四个科研团队。2012年4月学院公布了2011年的考核结果,并分配了相关科研资源。

竞争带来活力

教师科研考核“工分制”成效凸现

考核,带来竞争;竞争,激发活力。原来,老师们不坐班,互相之间很少见面,各自做什么研究,也不知道。现在,经常可以看到老师们在实验室里讨论科研选题、交流学术思想、指导研究生。

四个科研团队“暗地”较劲。陈黎牵头的科研团队2011年排名第三。他仔细对比数据,分析原因,“专利数少,软件著作权数少。”他对团队成员提出要求:“做了新程序的,要积极申报软件著作权;做了新研究的,先申请专利,再发表论文。”2012年该团队获得授权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10项,排名升至第二。

陈黎再次对比数据,又找到一个弱项“没有奖项”。盘算近两年的科研家底,他意外地发现,因为前一年专利和软件著作权这两项指标迅速提升,有一个科研项目具有冲击奖项的实力。为了申报奖项,团队成员都“蛮拼”。晚上,实验室灯火通明;暑假,师生留校做科研。报奖用的PPT,团队师生一起听了5遍,反复修改。该项目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13年团队排名升至第一。

“抱团科研,不仅有利于共同提高科研水平,还有利于沉下心做高水平研究。”陈黎说。他叮嘱大家:“不要急功近利。做自己感兴趣的或擅长的科研,尽力把研究结果做得更好再发论文。只要各尽其能,团队科研总分和科研资源就有保证。”

“工分制”激发了青年老师的科研潜力。“这些科研指标,不仅仅是考核的依据,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张凯2012年仅得25.1分。之后,他有意识地在各个项目上突破,2014年在纵向和横向课题、出版专著、发表SCI论文等全面“开花结果”,成了学院的“领头羊”。

去年刚刚评上高级工程师的陈姚节,2007年来校任教两年,学院把他转为实验员,他曾为此一度消沉。实施“工分制”后,他主动“找活干活”,争取到横向课题经费49万,获得授权专利2项和软件著作权8项,2013年排名第7,学院分配两名研究生给他,更使他如虎添翼,2014年排名升至第3,“‘工分制’让我找到了自己的优势”。

与之相比,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青年教师王磊显得过于“沉寂”,4年的科研考核都排在后面,“每年看到排名,心里就有压力”。学院领导经常鼓励他,他把时间抓得更紧,投入精力更多。今年初,一篇论文被国内权威学术期刊《中国科学》录用。老师们得知后,纷纷祝贺他。他高兴地说:“我对自己有信心,我还能做更好的研究。”

且行且完善

让教师科研考核更趋合理

“从目前看,‘工分制’符合我院的实际情况,激发了老师们的科研热情,提高了学院的科研水平。”张晓龙院长客观地评价,“实用,见效快。”

但他也指出,科研成果的质量还有待提升。比如,发表论文数在两年里由40多篇增长到120多篇,翻了3倍,但高质量的不多。对此,计算机学院也做了尝试,2015年3月将申请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数由原来的10分和5分降为2分和1分,并将授权专利由不计分直接设为15分。符海东说:“通过分值的动态调整,引导教师从重科研数量向重科研质量转变。”

“团干的和单干的,发展不平衡。”张晓龙对此有些忧虑。据2014年的数据显示,四个团队的工分占学院总分值的92%,而占教师比例25%的单干户仅占8%,“以后尽可能让每个愿意加入团队的老师,组建新团队或加入现有团队,既‘抱团’成长,又增强教师的归属感。”

绩效考核不可避免地带有较强的急功近利性,部分从事艰深基础理论研究的老师,短期内难以出成果,如何客观地评价他们的科研工作,让他们安心“坐冷板凳”?符海东说:“学院对真正从事基础研究的老师,正在考虑给‘绿色通道’,适当资助科研经费,允许他们长期不出科研成果。”

有的老师偏重科研,有的偏重教学,如何都能受到激励?符海东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实现教师分类评价,让老师人尽其才。合适时,学院将推出教学评价体系,激励教学型老师把教学搞好。”

为什么“工分制”能够在计算机学院顺利实施

改革,必然带来各方面的利益调整。为什么“工分制”能够在计算机学院顺利实施?

陈黎分析说:“‘工分制’能够受到绝大多数老师们的认可,一是院领导都是教授,院长是二级教授,他们也和普通老师一样参加考核,没有搞‘特殊’。而且全部数据和执行过程公开透明,没有藏‘猫腻’,老师们心服口服。二是考核结果没有和职称晋升、年终课酬直接挂钩,只涉及科研资源分配。一年一结算,今年不行,明年再来,老师们能够保持较好的心态。”他强调后者说:“这种用‘激励自我价值实现,为荣誉而奋斗’的方法,相对知识分子比较适合。”

张晓龙院长解释说:“实行‘工分制’不是心血来潮。我院青年教师居多,竞争机制有利于他们的成长。开始实施时,有老教师不理解,后来看到‘工分制’对学院的发展有利,学院的学术氛围越来越浓厚,也理解了。”他强调说:“‘工分制’只是手段,目的是激发老师们的科研热情,提高学院的科研水平。从目前看,该办法很有效。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还将不断改进和完善。”

张晓龙院长还向记者透露,学院学术委员会还有个“大胆”设想:等学院的学术风气足够浓郁,整体的科研实力较强时,拟对55岁以上的老教师或二级教授实行“免考”,给平均工分,让他们在宽松的环境下从事学术研究,更多地帮扶年轻老师,在学院营造内生的科研动力和自主的学术志向。

上一条:大学生的“恋家范儿” 下一条:“影响”伴你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