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登上ACM国际领奖台

作者:系统管理员编辑: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09-30浏览次数:

登上ACM国际领奖台

记者 沈娴菁

2011年成立的我校ACM俱乐部,短短3年时间已经硕果累累,国内国际奖项共获79项。第一届骨干成员8人,有6人考入名校研究生,2人在名企工作,其中俱乐部主席李博以复试第一的成绩考入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第二届主席陈茂森现已获得中科院计算机所研究生的预录取名额,部分成员由于比赛成绩突出,在大二就已获得携程公司的OFFER。

优秀的成绩背后,是ACM俱乐部成员刻苦学习的汗水,是指导老师们无私的奉献。

第一个脚印:它出生了!

2011年,计算机学院2010级学生李博开始思考怎么才能提高算法能力。他想到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该项比赛由美国计算机协会(ACM)主办,在国际上极具影响力,是个高手云集的擂台。入门门槛低,且算法难度由浅入深,但奖项含金量极高,许多名企十分看重这项比赛,直接与优秀的学生签署协议。

于是,李博把“成立武科大ACM俱乐部,为热衷于ACM竞赛的同学搭建一个一流的学习交流平台”的想法与同学分享。又带着想法,找到了计算机学院的老师们,老师们十分支持和鼓励他们。

通过多方努力,当年11月28日,武汉科技大学ACM俱乐部成立了!

成立之初,俱乐部一穷二白。李博发现工程训练中心四楼的机器人足球基地场地较大,或许可以再挤出一个新的实验室,供俱乐部成员训练。他向老师们反映了情况,计算机学院领导多次到工程训练中心实地考察,论证可行性,协调工程队,利用暑假完成了基本装修。

记者走进工程训练中心四楼,138平米的空间,各类编程书籍琳琅满目,立式空调、小型饮水机、打印机摆放有序,三五成群的学生围坐在一起讨论得热火朝天……浓浓地学习氛围马上感染到记者。

第二个脚印:李总来了!

“李总”是ACM俱乐部的总指导老师李顺新。由于李老师在ACM俱乐部建设上倾尽全力,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李总”。

从无到有是个漫长积累的过程。李总将知识体系进行梳理,搜集各种题型,把题目分类,并附上正解。有难题还亲自做,一题有时要花上几个小时。两年时间,他共收集了一万余题。他每天还关注国际上ACM的动态。

做题集对于ACM而言,还远远不够。“ACM竞赛的训练过程是个长时间高强度的过程。必须得有比赛。”李总利用寒暑假组织大家集训。

2012年第一届暑假集训,集训时间是每周一至周六,每天10个小时的训练,整整8个星期,成员们都在实验室里度过。禁止娱乐,禁止迟到早退,违规必罚。每晚的交流大会是集训最热闹的时候。成员们围绕着一道题而争论不休,直到所有的人都掌握。

为了保证学生在校的安全,也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训练,李总全程陪同集训,披星戴月地回家,迎着日出赶到学校。有时候时间太晚了,他就将就在办公室里睡了。整个暑假,李总陪学生的时间比陪家人还多。

“李总带我们去游泳!”“买西瓜!”“请吃饭!”提到李总,成员各个都说像自己的爸爸一样亲近。

现在每年寒暑假集训,成了俱乐部的传统。计算机1305班的陈鹏感慨道:“集训让我有奋斗的感觉!”

在2014年集训期间,俱乐部首次参加全国“多校联合训练赛”,与北大清华等高校同台竞技,从全国530多支队伍中进入前100。

第三个脚印:拿到铜牌!

2012年ACM俱乐部共打了5场比赛,成绩都不理想。参加第一场现场赛时,大家面面相觑,一道题目都没有做出来。

李总和成员们痛定思痛,重新制定一套更加科学的训练方案。

为激励大家,李总规定在Codeforces(俄国的一个算法竞赛网站)上累计分数在1700分以上奖励100元,1900分以上奖励200元,2100分以上奖励500元。现在已有不少人获得了奖励,而这些奖励都是李总自掏腰包。

2013年10月18日,李总带着团队来到成都――第38届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域赛。与包括清华,北大,浙大等93所高校的159支参赛队伍激烈角逐。在去的路上,大家压力很大。

正式开赛前的热身赛共有3题。陈茂森、肖豪和李成明组成的PI代表队,合作默契,全部回答正确。热身赛开了一个好头,大家踌躇满志地期待正式比赛的到来。

比赛时,每队做出来多少题,队伍旁边的气球就有多少。李总不能进入比赛内场,只能在场外焦急地数着气球。去年比赛的阴影还在,做题时队员们的心都提到嗓子眼。第一题很容易,很快解决了。第二题经激励地讨论也写出来了,提交!出错!罚时!快调试!PI代表队旁边是北大的代表队,看着气球一个接一个与自己擦身而过,队员们心里着急。李总看着他们盯着屏幕,手指却没有动作,眼看成绩就要被超了,却只能干跺脚。就在此时,第二题通过了。快,第三题!只见三人聚精会神地答题,整个会场只听见时钟滴答走过。一次通过,时间到!所有人将目光注视到电子屏幕,排名铜牌区16名,紧跟排名14的华科大之后。

李总和队员们欢腾了。

更多更多的脚印

2012年ACM俱乐部举行宣讲会,足够容纳200多人的教室被挤得水泄不通。

2013年ACM俱乐部改变招新方案。通过比赛、答题排名等数据,精心挑选人才加入俱乐部。测试平台的注册用户高达700多,每周完成率在60%左右。

计算机1304班的詹乓自从刷题后,“根本停不下来!”白天他常常在电子阅览室里敲代码而错过了饭点。为此,他特地在网上买了一个蓝牙手机键盘。

“又错,再来!”计算机1303班雷一鸣做一道题提交了近20次代码才成功。俱乐部的同学在路上遇到,相互就问:“昨晚刷了几题?”茶余饭后的话题都离不开对题目的讨论。“昨天我刷到凌晨2点,那个BUG终于被我搞定了!”软件1302班的周财发得意地说。

除了ACM俱乐部的成员,还有很多学生在评测系统刷题。南三633寝室的四名学生将评测系统上的题目手抄下来并完成,在上实验课时,再验证自己的代码。其中李雄说:“刷题的氛围很浓厚,不会的题目大家多讨论就会了。”

这种“刷题”热还影响了不少高年级的学生。软件1202喻光宝提交152次代码,共解决72题。

评测系统上显示,晚上10点至凌晨2点是提交代码的高峰期。据估计,计算机学院至少60%的学生在此系统上刷过题。

14级网络工程专业的新生付金同在OJ平台上已经完成了120题。他感慨道:“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学习平台,这里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我。”

上一条:问鼎“红点”的艰辛 下一条:他们在特色班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