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十三五巡礼】师资队伍

作者:人事处编辑: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0-12-09浏览次数:

“十三五”期间,我校师资队伍建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人才强校、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基本理念,不断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坚持内涵式发展道路和国际化发展方向,在人才引进和培养、博士后管理、职称评审、岗位聘任和团队建设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师资队伍稳步增长、师资结构优化调整、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人事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实施人才强校工程,打造一流师资队伍

学校适时召开人才工作会议,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建设顶层设计,出台了《武汉科技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武科大人〔2019〕14号)等管理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十三五”期间,学校教职工人数由2601人增加到2655人,其中专任教师由1623人增加到1816人,专任教师占教职工总数比例由62.35%提高到68.40%,在保证师资队伍总量稳步增长的基础上,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在年龄结构方面,专任教师中36-45岁人员占比达45%,46-55岁人员占比达30.5%,现有专任教师队伍呈现出两头少中间多的格局,中坚力量占比明显提升。在学位结构方面,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人员比例由45.72%提高到60.51%。“十三五”期间,新进教师315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288人,占新进教师的91.42%。在学缘结构方面,校外毕业人员比例由2015年的82.32%增长到86%,海外博士、外校博士、本校博士比例控制在2:7:1的范围内。在职称结构方面,截止2020年6月,全校教授占教师比例由2015年的22.86%增长到24.60%,副教授占教师比例由2015年的42.08%增长到44.09%。校召开人才工作会议一级学科博士点所在学院,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比例由2015年的62.40%提升到75.32%。

学校召开人才工作会议

二、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推进师资队伍国际化

实施教师培养系列举措。通过实施中青年教师事业发展计划、骨干教师出国研修资助项目、新教师培训计划、国内外访问研修计划、学位提升工程等一系列举措,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自2015年以来,全校共有61位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派出225位教师出国研修;派出222位教师参加短期培训和课程进修,150位教师深入企业实践锻炼。

支持教师参与国际化交流。学校自实施《武汉科技大学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以来,教师国际化交流意识明显增强,国家公派项目录取教师人数显著增加。教师受国家、地方合作、教育厅公派项目资助的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十三五”期间受资助总数达到187人,处于省属高校前列。

开拓海外人才引进渠道。为进一步拓宽引才渠道,精准引进海外优秀人才,校领导亲自带队赴海外举办专场招聘会。2019年5月,在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举办的海外招聘会,吸引了来自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及奈梅亨大学的中外博士生参加。

校领导带队赴海外举办人才引进专场招聘会

三、加快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实行教师分类评价管理

创新人事管理体制机制。学校不断加强体制创新,加快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制定出台《武汉科技大学教师“准聘”制实施办法(试行)》(武科大人〔2018〕76号),实行教师准聘和长聘制度,明确新进青年教师一律实行准聘制,进一步激发新进教师活力,探索建立教师流转退出机制。

推进教师分类管理、分类评价。制定出台《武汉科技大学编制管理办法(试行)》(武科大人〔2016〕43号)、《< 关于做好学院2019-2020年岗位聘用工作的通知>》(武科大人〔2019〕36号),推进教师分类管理和评价,制定适合不同类型教师发展的岗位标准。构建校院两级考核、个人与团队考核、年度与聘期考核相结合的多元考核评价办法,探索建立合理有效的团队评价机制。

组织开展教师廉政主题教育

修订、完善职称评审文件。按照国家和湖北省职称工作改革的精神,改革职称制度,及时补充、修订、完善了职称评定文件,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印发〈武汉科技大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试行)〉等系列文件的通知》(武科大人〔2015〕61号)、《武汉科技大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补充规定》(武科大人〔2019〕12号)、《武汉科技大学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绿色通道评审暂行办法》(武科大人〔2019〕13号)等文件,科学设置评价标准,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发挥好职称的指挥棒作用。制定出台《武汉科技大学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校外同行专家鉴定工作暂行规定》(武科大人〔2017〕8号),在湖北省属高校率先推出申报高级职称“代表性成果”校外同行专家鉴定的政策。

推行校院二次分配改革。学校进一步深化校院两级管理,加强分配制度改革,出台了《关于绩效工资二次分配的指导意见》(武科大人〔2017〕29号),推行校院二次分配,完善二级单位绩效考核奖励办法。

四、完善博士后培养体制机制,发挥其教师队伍蓄水池作用

新增获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高度重视博士后工作,通过健全制度、创新机制、优化布局、扩大规模、增加投入、提高质量等措施,统筹推进我校博士后队伍建设。“十三五”规划以来,不论从博士后站点建设、博士后队伍规模还是博士后培养质量、成果产出等方面,均居省属高校前列。“十三五”期间,新增获批安全科学与工程和系统科学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实现了8个一级学科全覆盖,博士后流动站数量位居湖北省属高校首位。

完善博士后管理制度。学校成立了武汉科技大学博士后管理委员会,由校长担任主任,下设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负责流动站的日常事务。牢牢把握博士后制度培养青年人才的基本方向,积极完善招收、培养及评价办法,畅通退出渠道。制定《武汉科技大学博士后管理工作办法》(武科大人〔2019〕67号)等管理文件,确立了学校博士后管理制度、考核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一系列博士后激励机制。

实施“博士后创新人才计划”。制定《武汉科技大学“博士后创新人才资助计划”实施办法》(武科大人〔2017〕18号),实施“博士后创新人才计划”,建立了以协议任务为考核机制的年薪制博士后制度。近五年,在站博士后累计发表论文491篇,主持参与省部级及以上项目221项,其中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基金98项。2019年,全校申报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3项,其中博士后获批23项。近年来,学校博士后已有36人入选湖北省“楚天学子”人才项目,通过博士后培养进入高层次人才行列;4人入选博士后“香江学者”计划,9人入选博士后“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项目,5人获批“国家公派出国”项目。2020年,学校作为湖北省唯一高校获批承办全国博士后论坛。每年新引进教师中,本校优秀博士后留校任教比例达到三成以上,博士后队伍作为教师队伍蓄水池和科研生力军的作用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五、师德师风教育形式多样,考核和激励机制日趋完善

开启“教师思政”试点改革。2018年5月,我校被确定为湖北省“教师思政”改革示范点高校。学校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出台《武汉科技大学“教师思政”改革示范工作方案》,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院系具体落实、教师自我约束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建设合力。

成立武汉科技大学师德建设工作委员会,各二级单位成立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小组,明确二级党委负责人为本单位师德建设第一责任人。制定出台《武汉科技大学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实施办法》(武科大〔2019〕15号)等师德师风建设管理文件,建立了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专家库,做实教师思政考核内容,建立健全我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完善师德考核评估机制。始终将师德师风建设和跟踪把关贯穿于教师引进、 职称评定、岗位聘任、考核的全过程,实行政治思想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在教师引进、专业技术评聘、年度考核、导师遴选、课堂教育教学、评奖评优等环节中严把政治关。在聘期考核中,开展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综合考核评定,并将考核结果与教师职务(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 励等环节挂钩。

举行新进教师入职宣誓仪式

开展教师思政系列活动。成功打造了新进教师教育培训体系---“启航班”新教师入职培训,举办了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座谈会,开展了“师德讲堂”师德先进个人交流汇报会,组织青年教师入职宣誓,开展教师廉政测试等。突出政治引领,打造了教师思政特色项目---“沁湖滴灌”工程。通过积极开展教师思政系列活动,涌现出一大批先进教师典型,先后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1个,获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人,湖北省“十佳师德标兵”2人,湖北省“楚天园丁奖”1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人员4人,宝钢优秀教师奖4人,霍英东青年教师奖2人,“湖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4人,荣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人员46人。(人事处提供)

上一条:【十三五巡礼】国际交流合作 下一条:【十三五巡礼】高层次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