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晒问题 找对策11】商业味浓的洋节热

作者:肖贻昊编辑: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18-12-13浏览次数:

商业味浓的洋节热

记者 肖贻昊

问题

“刚过完黑色星期五,把自己的生活费提前透支了一部分,圣诞节马上又到了。自从开始过这些洋节,我的生活费已经明显不够用了。”面对各种节日活动促销,小饶忍不住吐槽道。

随着圣诞节的临近,“嗅觉敏锐”的店铺早已经提前半个月将店铺布置成圣诞主题。网购平台上的商家也相继推出诸多圣诞活动,抽奖、打折券铺天盖地,苹果、圣诞礼物等也成为了热门的搜索关键词。

不仅自己疯狂购物,节日期间小饶还准备买小礼物送给朋友,“大家都准备了礼物,礼尚往来,我肯定也要送给他们。”而当问到是否有其它的庆祝方式时,小饶却有些无奈:“现在大家过节的方式不都是买东西送礼物吗?一般到过节的时候优惠最多,正好囤货。当然,除了买东西,大家可能还会出去聚餐。”

如今,随着社会的包容性和开放性的增强,外来文化铺天盖地地涌入中国。随之而来的洋节也相继进入中国人的生活,引起了新的过节浪潮。过“洋节日”逐渐演变成为了一种时尚潮流,这种现象在年轻人群体中体现得更为明显。

这些洋节日的出现本可以为学生的生活增添许多色彩,但随着这些节日的盛行,它们却逐渐变了味。原本应该充满文化味的节日,变得越来越商业化、世俗化,逐渐演变成疯狂消费的代名词。随之而来的则是商家们眼里无限的商机。

一位水果店老板告诉记者,每年圣诞节他们都会将苹果一一用礼盒分装,这样包装精美的苹果虽然价格比普通的苹果要贵,但是由于看着更精美别致,学生们也更乐意购买。“圣诞节期间,我们的苹果总会比平时卖得好。”为了促销,学校附近的商店也会按照节日的不同适时推出不同的活动。万圣节卖糖果,愚人节卖整蛊玩具……这些都已经成为一种模式。

洋节已经逐渐失去本身的价值,不再是单纯的节日,反而成为了商业促销活动的媒介、学生们冲动消费的理由。洋节的过度商业化让学生过节变成了过“劫”。

找对策

作为外来文化交流的载体,洋节的流行有着其必然性。然而,过洋节渐渐演变为一种商业手段。过度商业化的过节方式让大家变得懒惰,以为只要花钱了,就代表着用心过节了,实则不然。

“大家都觉得过节那天只要吃好喝好就算是过节了,但是我更愿意在这天陪家人聊聊天,和朋友谈谈心。我觉得这样的方式更有意义。”资环学院齐辰晖认为。

“相较于买东西,我更喜欢在过节的时候送些更有新意的东西。”文法学院的梁嘉慧说。感恩节的时候她会给父母寄一封信,这样反倒比自己省钱买的一份贵重礼物更让父母感动。节日的价值不能用商品的价值来衡量,情人节给恋人写的信要比鲜艳的玫瑰动人,圣诞节的相伴要比买来的苹果和圣诞树让人感到温暖……过节需要的是情感的寄托,而不是金钱的堆砌。

值得警惕的是,当商家使出浑身解数试图通过促销活动等手段无限放大洋节,进而实现向消费狂欢节转变时,我们应该提醒自己是否丢失了中国的传统节日。

资环学院2016级辅导员张旭认为,春节阖家团圆,重阳节登高望远,清明节缅怀故祖……这些传统节日不仅是单纯的假日,更是我们文化记忆传承的载体。他补充说,“相较于洋节,中国节更适合我们,更符合我们几千年来形成的文化体系和价值观念。”

而要想让传统节日重新“火”起来,就不能少了仪式感,必须让形式与时俱进。如果传统节日的仪式仅仅是几个符号,形式上依旧保守老旧,终究逃脱不了被商业化的命运。

学生们需要的是充满文化自信的节日,而不是丧失内涵的购物节、吃喝大比拼,让中国传统节日重新恢复吸引力。不盲目商业过节,不丢失传统文化,才能给商业味浓的洋节降降温。

上一条:聆听第一课 下一条:【特稿】动起来 提起来 亮起来 继续教育学院两年为学校创造4800万元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