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改革的力量10】艺设学院:“社会服务导向”教学体系让学生学以致用

作者:邵唯编辑: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18-09-14浏览次数:

艺术与设计学院:“社会服务导向”教学体系让学生学以致用

见习记者 邵唯

“实践过程中的收获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专业上的知识,还是个人社交、认知、以及设计思路等。”环境设计专业2014级的季晨昊回忆跟随老师深入乡村测绘的经历时,颇有感触地说。

服务社会是艺术设计学科的本质属性。在将理论转化成设计应用的过程中,如何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文精神和社会需求?艺术与设计学院充分挖掘10年来在新农村建设研究过程中的知识与资源积累,建构出“基于社会服务导向”的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体系,让学生学以致用。

新增课程“量体裁衣”学生学得好

三两学生一组,在纸上演算测量数据、绘制工程图纸。教师不时走近学生旁,帮助分析地理坐标信息,倾听大家关于建筑视角的分析。绘制结束后,教师与学生共同校对数据信息,分析误差类型及来源。

这是《聚落环境艺术考查与测绘》课堂上的场景。谈及课堂上的收获,季晨昊表示印象最深的就是师生互动,“我们在绘图的过程中遇到的很多问题,老师总是会先问我们的看法,让我们的设计思维更加贴合实际,这样一来之前学习的理论知识也更扎实了。”

开设这门全新的课程,学院的目标很明确。“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乡村,我们就是要培养学生发掘、保护乡村古建筑遗产,并为建筑史提供详细资料。”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袁心平说道。

在这门课上,学生将综合运用中国建筑历史、CAD建筑制图、测量学等相关课程的知识与技能,研究文物保护。

将如此多跨专业的课程融合至一起,对于环境设计专业来说是第一次,于教师而言也是一种挑战,许多授课教师最初抱有很大疑虑。

这门课,具体上什么内容?哪些老师来上课?教师不仅要完全转变思维模式,系统深入地学习相关知识,重新编写教案,而且授课效果无法预估。“有意义,就要开;有困难,就要攻克。”如何把课上好成了最棘手的问题,把理论知识穿插在成功的设计作品中,缺乏针对性;老师直接示范,学生自己操作起来问题太多。

“为什么不让学生自己先设计,我们再逐一修改呢?”袁心平说,“量体裁衣才能对症下药。”学院随即用研讨课的模式授课,学生先根据建筑实况画出自己的改造方案,教师针对学生的方案一对一进行沟通,提出修改意见。袁心平表示,“设计方案没有对错,只有合理或者不合理,好或者更好。”

课堂上研究的对象都是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和地域特色的传统建筑,大多保存状况不好,学生们的设计方案还需要考虑社会效应。设计服务对象由城市转变为乡村,“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的转变使得学生们的设计视野更加广阔。

教师带队入村测绘 学生用得上

湖北省黄石市熊家境村,居群山之中,村内民居古朴,青瓦白墙错落有致。这个以“世外桃源”著称的村庄,迎来了武汉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师生。

白天,学生们跟随老师拍照、入户调研、测量建筑数据;晚上,收集资料、分析结构、绘制成图。学生们在对建筑进行测量、分解、重新组装的过程中,对房屋结构的熟悉度显著提升。

看似有条不紊的工作进程背后,隐藏了团队老师们太多的心血。考虑到建筑改造的实用性和能容纳的师生人数,老师们利用节假日跑遍了湖北省的大多数村落,向文化局了解古建筑存留情况,根据名单逐一实地考察,确定地点后与村干部沟通入村具体事宜。“最开始跑村子时,我们老师也没把握,跑多了才有经验,才知道什么状况的建筑能让学生把专业知识运用得最透彻。”

师生一行40多人在村里一待就是半个月。

室外烈日下,负责总图绘制工作的季晨昊和组员们一起架设仪器,不断更换坐标点来记录建筑、场地位置、周边环境的地理信息。因为不熟悉仪器方向坐标定位,季晨昊和同学们错误记录了100多个建筑群落的坐标信息。老师为大家细心讲解了仪器的每一处按钮的功能,手把手地纠正问题,大家不得不重新开始。

“设计师最基本的是制图能力,我们老师手把手地带领学生测绘,目的是‘则会’。”袁心平表示,测绘实质上是将理论知识重新演练了一遍,是由图纸到落地的转化。

这只是学生们众多突发状况中的一个。数据资料不完整、绘图时出现分差等理论课上轻描淡写的问题在实践过程中被充分放大。学生们在与老师探讨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将理论课上的知识运用得完完全全。

村里环境简陋,晒伤、蚊虫叮咬、皮肤过敏如同“家常便饭”。许多家长不愿孩子受苦受累,打电话质疑老师们的教学模式。学生们纷纷向家长解释,“我学到了电子坐标系统的操作原理!”“我用最新版的软件处理完成了图纸!”

熊家境村只是师生们“社会服务导向”体系的实践点之一。

艺术与设计学院新农村建设研究团队带领本科生走访了湖北省内近20个村落,开展古建筑测绘与改造。

师生们在实践中往往能迸发出新的灵感。古建筑改造的目的是提高村民们的生活品质,可怎样才能让村民们住得更安心呢?师生们发现了堆置在一旁的竹子。“对啊!竹子既环保,还省钱,村民们一定愿意!”师生们站在村民的视角,用竹子砌造,一步一步搭建出房屋。

季晨昊总结这段经历,并于2017年5月发表科研论文《竹文化的延续——原竹建构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可行性探析》,论文同时被CPCI和CNKI检索。

团队“汉派新民居研究”和“基于地域特色的鄂东南传统聚落景观改造与更新策略研究”两项研究成果均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调研资料和测绘数据更是被当地政府作为档案保存。

“学生学以致用发挥‘工匠精神’,设计能力提高了,我们培养人才的目标也实现了。”谈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袁心平表示,团队将带动学院其他专业,综合制度、生态、旅游、文创等共同完善服务乡村特色发展的教学体系。

上一条:萌新攻略:专利申请,离保研更进一步 下一条:【记者走基层】一年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