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改革的力量11】理学院:教学相长师为先 开展教师互听课

作者:夏雨编辑: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18-10-06浏览次数:

教学相长师为先 理学院开展教师互听课

记者 夏 雨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中,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应该走在教学相长的前列。

我校理学院推行“教师互听课”制度已有十年。理学院副院长李云宝介绍,学院2008年提出了教师之间相互听课制度,要求每位老师每学期至少听两堂课,并备有听课记录。年轻教师从老教师课堂吸取了丰厚的经验,老教师从年轻教师那里学习了新技术。十年来,“互听课”制度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稳步提高,新老教师关系融洽,学生对课堂反应效果提升,教学质量达到目标需求。

站好三尺讲台

今年52岁的刘宏玉,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爽朗健谈,是人人夸赞的材料物理老师。

“就说钢铁变形吧,好比你擀面,压得太实里边儿结构就会出现变化,你再把它放炉子里升温,跟醒面一样,就胀起来了。”课堂上,刘宏玉风趣幽默,常常用最浅显的例子解释最复杂的概念,刚出来的新潮产品也被拿来解说,简直就是一本活百科,“要把理论与实践例子联合起来,学生才能喜欢听,才能理解得透彻。”

青年教师成林是刘宏玉的忠实粉丝,听课都听了个脸儿熟。“他常来听我的课,我认识。” 刘宏玉说。成林在刘宏玉的课堂上看到,课件制作精细、提问准备充分。站在讲台上刘老师为了一个概念讲得手舞足蹈,神飞色舞。“他双手高高举起,整个人像是发了力地前倾着。”被这种全神贯注的讲课方式“洗脑”,成林对自己课堂的互动也更加看重了。

理学院的人都推崇刘宏玉的课,他却爱去外语学院“串门子”。当时外国语学院有一位外教zoe,上课节奏欢快、落落大方,常常是一节课讲下来师生都一身轻松。“你怎么做到的?”刘宏玉私下拉住他问,“我花了这么多功夫去准备。”外教伸出了三根指头。刘宏玉满心佩服,能以三倍精力去备课,这个人足以赢得课堂的胜利。

“老师教学生必须先学习,必须与时俱进。听课是教师自己进修的一种过程,随时更新教学方式,随时把教学革新放在工作首位。”刘宏玉认为,“十年后的讲法不能还跟十年前的一样,否则岂不是一点进步都没有?”

一位教授听了他的课,毫不留情地指出:“讲的不错,但是,PPT还可以再精美一些。”他当即表示接受,并承认年纪大的老师在多媒体运用上会有一些不足,但很快抬头说:“我们可以学,我们学起来不比那些年轻人掌握得差。”

基础底子薄,刘宏玉想出一个巧招儿。学院里多得是刚毕业的年轻人,他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先请他们帮忙做一个样子出来。拿着做好的课件自己再比照着学习,跟摹字儿一样,以形似达神似。渐渐地,他了解了各种标记重点的方法,知道如何加些小细节让画面“动”起来。

“教学质量决定了一代学生的成才可能,老师要负责任,教学方式要不断更新。”刘宏玉倡导,学院乃至全校的青年教师,多去看看别人的课堂,不局限于自己本专业的,教学都有相通之处,再结合自己专业的特色,真正用心打磨每一节课,做一名良师。

守好一方天地

在听课大军里,青年教师是最积极的身影。许超是“互听课”的受益者。

2014年7月,许超来武科大理学院任教。“我很幸运,跟着李云宝老师做助教,节节课都去听。”许超打开书桌的抽屉,翻开一摞摞手抄的笔记本,有一条条公式的推导、有重点难点标记、甚至还有大段大段的讲课思路。

在李云宝老师的课堂上 ,他感受到了课堂的魅力。李老师上课,习题都不用看书,直接就能在黑板默写下来。“那气场,什么场面都能掌控得住。”许超佩服不已。

“每回听李老师的课,他的板书、讲课我都一字不漏地记录下来。有时还录音,回来后一字一句记下来,老教师的经验丰富,拿着它就仿佛是本宝典。”

“学生不是小白鼠,不能拿他们做实验。”两年后,李云宝才将这门课正式托付到许超手上。

许超把历年的听课笔记整理扫描做成合集。这一本厚厚的讲义,他不知道翻了多少遍。

许超的课堂风格趋向传统,公式推导都是带着学生一步步写。他认为,理论学科不是放个PPT,学生就能领悟的,要让学生知道每个公式怎么来的。因为课前准备充分,教学态度认真,不少老教师都夸许超的课条理清晰、有详有略。

不光是理论课,实验课他也要求自己讲好。一节课就几十分钟,他希望学生能尽可能地了解实验原理与现象。比起先讲后做的授课方式,许超更喜欢同步教学,让学生跟着他从头开始,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讲解。一节课下来,他累得不行,同学们却反映做实验更简单了。

在去年的教师评教里,全校两千多门课,许超被学生们顶上前三十。他还兴趣满满地报名了即将开展的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我不算最优秀的,但是我正朝优秀走去。”

理学院院长李德宜认为:“互听课给全体教师带去适度的紧张感——每堂课都可能是公开课,保证课堂从始而终的高质量性,因而每堂课都是最佳状态。”

“互听课的初衷不仅仅是让年轻人听优秀老师的课,其目的之一是形成一种课堂讲授的质量意识和比学赶超的进取氛围。”李德宜说,教师互听课不局限于“新”听“老”,从优秀课堂学习经验技巧,从欠缺课堂感受不足所在,调整完善自己的各授课环节是各个年龄段的老师都应该去做的。

上一条:沁湖文化形象篇 下一条:【晒问题 找对策7】公共场所的喧哗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