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钢铁品质炼成记

作者:梅海兵编辑: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18-10-26浏览次数:

钢铁品质炼成记

坚韧不拔 勇承重载 崇实求精 表里如一

从张之洞创办的工艺学堂到冶金工业部武昌钢铁工业学校、从武汉钢铁学院到武汉冶金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百余年的办学历史,“钢铁”情缘一脉相承。着力打造“坚韧不拔、勇承重载、崇实求精、表里如一”的钢铁品质,一直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钢”的标准。

学校因钢而生,依钢而兴。百余年的办学历史,是一段培养具有“钢铁品质”人才的育人史。学校践行“崇实”理念,艰苦创业、去芜存精,将钢铁特色贯穿于发展始终。

1898年,张之洞在中国现代钢铁工业的发源地武汉创办了工艺学堂,开办了炼铁、炼铜、金工等钢铁专业,当时就对学生提出“德行谨厚”“人品高峻”“立志远大”“砥砺气节”“讲求经济”“习尚俭朴”等品德行为要求,倡导“沉静好学、崇实去浮”的优良学风,明确培养实用人才的定位。

1902年,张之洞推行新学制,学堂开办工场,以增强学生的实训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曾于1910年任教于中等工业学堂,并兼任工场场长。学校确立了“面向实业需求,培养实用人才,倡导崇实学风,强化实训动手”的“四实”办学风格和理念,“崇实”理念就此形成。

在其后到解放前的办学过程中,学校不仅以“四实”为指导,更将学生培养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在艰难险阻中寻求变革。1911年辛亥革命,中等工业学堂的学生、共进会成员陈磊,赵师梅、赵学诗兄弟受命于共进会领导刘公,绘制十八星旗并及时向起义指挥传递重要信息,促成武昌起义提前举行,为共和民主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此后“五四”运动中,我校学生自制大旗,参与组织反帝反封建活动,谱写了符合时代特征的辉煌篇章。

1954年,武昌钢铁工业学校在积极学习苏联经验的同时,注重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组织教师系统学习教育学,大力进行教学改革。在重视课堂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学校建立普通课、专业实验室,实验设备比较完善。

作为金工实习主要场所的实习工厂,设备先进,工种齐全,由技术水平高、经验丰富的工人师傅指导实际操作。学校每年安排二、三年级学生到专业对口的工厂进行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学校坚持务实办学传统,并将这种务实精神贯穿到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

1958年,武汉钢铁学院招生的6个本科专业中,有3个是钢铁工业专业:炼铁、炼钢和轧钢专业。学校的办学宗旨是服务钢铁工业发展,遵守党的教育方针,贯穿执行“一参二改三结合”教育思想,为中南地区培养冶金工业工程技术人才。

为了加强厂校结合,便于学生实习实训,当时的冶金工业部决定,把新成立的武汉钢铁学院,从原武昌钢校所在的武昌洪山,搬到武钢所在地青山地区。

在搬迁过程中,师生们宁可少拉些生活用品,也不丢下一件实验设备、一册资料、一件高炉模型。缺少搬运设备,师生们硬是肩扛、手提、板车推,步行几十公里将实验设备和资料运到了新的校址。

武钢建厂之初的工地成了师生实习实训的场所,武钢生产线的建设、调试、检修和生产成了师生从事产学结合、研究开发的广阔舞台。

学校的专业教师在武钢建设工地现场研讨技术问题,学生实习实训及课余也在工地现场劳动、熟悉生产工程,部分师生与武钢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渐渐培养了他们的坚韧品质。

上世纪七十年代,国家提出“工业以钢为纲”,为武钢引进了德国当时最先进的“一米七轧机”生产线,同时引发了我国钢铁工业建国以来的第一轮技术升级。

这给早就融入生产现场的学校专业教师带来空前的机遇,学校审时度势,面向我国钢铁工业升级后的新需求,瞄准钢铁新技术、新方向,调整和设置新专业,改革课程体系,编写新的教材。

当时的冶金系、机械系、自动化系等专业的教师们除了课堂就是工厂,研究图纸、参与现场安装,踏实、顽强的作风,既感动了现场的工人师傅,也感动了外国专家。

挥洒汗水终于迎来收获,当年由此拉动了液压传动、自动控制、轧钢、计算机等专业的发展。学校现在的机械、自动化、冶金等博士点,无不得益于当时打下的基础。

1999年,学校更名为武汉科技大学,围绕冶金行业的发展和国家“中部崛起”的战略,调整思路,拓展空间,逐步从工科院校向多科性大学的转变。当时的院长卢寿慈形象地说:“培养学生,就如同炼钢,学生就像一块块的矿石,只有通过不断冶炼,反复锻打,方能成钢、成材。”他还提出,“我们培养的学生,既要基础扎实,还要动手能力强,而且在困难面前,能迎难而上、坚韧不拔,要有钢铁一般的品质。”

从此,学校开始用“钢铁品质”来诠释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钢铁品质”也成为武科大人的品牌标识。学校根据钢铁具有强度高、硬度大、弹性好、韧性好,而且质地密实、性能稳定等诸多优良特性,凝练出以“坚韧不拔、勇承重载、崇实求精、表里如一”为内涵的“钢铁品质”,着力培养具有“钢铁品质”的高素质人才。

百余年来,变迁的是学校的办学地址,更换的是学校的校名,传承和发扬的是钢铁品质。

从新生进校起,入学教育就有组织参观校史馆,上“钢铁品质”的第一课;从入学到毕业,通过教师的身体力行和校友的典型示范,学生们耳濡目染着钢铁品质。

学校开设必修课《冶金概论》,让学生们了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感悟“坚韧不拔、勇承重载”的品质特征;通过创新教育与实践,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磨砺他们艰苦奋斗的顽强意志,打造“崇实求精、表里如一”的优良品质。

“强化实训动手,培养实用人才”是学校传承“崇实”理念的具体体现。学校重视实践教学与实际成效,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实践教学与创新教育相结合,2007年再次修订培养方案,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构建了“三个层次、五大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还增设了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环节并计入创新教育学分,鼓励教师有计划地吸引学生进入实验室和课题组,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自主性和研究性学习。

长期以来,学校与冶金行业一批大型企业和单位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实习基地建设是其中重要内容,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合作关系,坚持学生按专业按班级集中实习,并选派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带队。正是因为强化实训动手,使武科大的毕业生因动手能力强、踏实肯干而有良好口碑。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学校培养了大批扎根基层、功底厚实、踏实肯干的优秀人才。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坚韧不拔”,在关键的岗位上“勇承重载”,在平凡的工作中“崇实求精”,在复杂的环境里“表里如一”,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众多校友已经成为各个行业的骨干和栋梁,尤其是成为钢铁冶金行业的领军人物,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梅海兵)

上一条:【晒问题 找对策8】不应出现的干部腔 下一条:沁湖文化形象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