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武科大 >> 正文

中国教育报: 武汉科大量化考核学生科技创新成果

作者:系统管理员编辑: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7-12-30浏览次数:

本报记者柯进 通讯员胡帆

今年7月,在德国多特蒙德举行的第十一届世界杯机器人足球赛上,来自武汉科技大学的一支组建时间只有3年的 攀登者 机器人足球队,夺得仿真11∶11项目的世界冠军。

是什么让这支年轻的足球队能快速成为 后起之秀 呢?

据该校校长孔建益介绍,近几年来,该校加大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经费扶持力度,为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提供了一系列保障机制。去年春季,为了支持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该校为每个科技创新基地分别投入专项建设经费40余万元,各学院也在实验室场地紧张的情况下,分别腾出40平方米的实验用房,专门用于学生课外科技基地的建设。同时,各学院还购置了电脑、专业书籍和实验器材等硬件设施,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物质保障。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机器人足球、创业计划、机械设计和数学建模等一批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如雨后春笋般建成。

学生 唱戏 ,学校 搭台 ,但光有 戏台 还不行,专业指导教师等软件设施也不能 缺席 。于是,各学院纷纷为学生遴选指导教师。

如今,该校有近百位专业教师长期参与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工作。

与此同时,为提高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成效,学校还对各学院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进行量化,并纳入学校年终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大大提高了各学院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的积极性。据了解,每年 挑战杯 前夕,各学院都会创造条件为学生科技创新的最后冲刺,提供各方面支持。

在武汉科技大学,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除了参加竞赛外,更重要的是瞄准市场需求。由该校机械学院学生李盛、李基锋等设计的作品《机械仿真手指》即是如此。与目前世界各国先后推出的工业仿真手指不同,这种仿真手指的工作原理不仅没有复杂的传感检测装置,而且生产价格相当便宜,可作为残疾人的替代手指使用。

谈到最初的设计,队员李盛说,一次他在图书馆看书时,看到一名手指残疾的同学吃力地翻阅课本,心情很沉重。于是,在回宿舍的路上,他就开始琢磨能否设计出一只可以替代手指的仿真手指。 如果顺利的话,我想,不久市场上就会有我开发的仿真手指了。 想到前景,李盛现出自信的神情。这项成果最终获得了2006年全国高校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湖北省分赛区一等奖,目前正在申请相关的技术专利。

在武汉科大,像这样的实用性创新成果还有很多,那些被激发了创新意识的学生们还在不断地推陈出新。(本报记者 柯进 通讯员 胡帆)

《中国教育报》2006年12月11日第2版

上一条:楚天都市报: 武汉科技大学坚持育人为本 全面提高人才质量 下一条:中国改革报: 武汉科技大学关爱“三困生”成为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