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科大网讯(通讯员徐天妙 史靖雅)7月13日上午,我院实践团走进孝感市孝南区星火村湖北金疙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葫芦文创研究基地,开展 “探寻葫芦里的文创密码”参观学习活动,沉浸式感受葫芦文创与乡村振兴的融合实践。
在葫芦文创制作工坊,老匠人张师傅详解技艺传承:“基地专选生长周期足、皮质坚硬的‘大亚腰’葫芦,雕刻前需用200目砂纸精细打磨表皮。”他手持平口刀、圆口刀演示牡丹雕刻,“深刀刻轮廓,浅刀做层次,单是练稳刻刀就需大半年。”成员们对工具墙前的弯头刻刀格外好奇,匠人杨师傅解释:“这是根据葫芦曲面改良的特制工具,市面难寻。”
在基地展览区,印有孝感方言的葫芦钥匙扣、结合佛家文化元素的葫芦灯、融入廉政文化的“福禄平安”摆件等“爆款”文创,皆是与湖北工程学院设计专业合作的成果。“二十四节气”系列雕刻中,“惊蛰”主题加入卡通昆虫元素,既保传统韵味又获市场青睐。杨师傅展示设计稿时说:“年轻设计师通过用户调研平衡需求,让老人小孩都能接受。”
走进葫芦种植园,孩童正帮农户给葫芦套袋。基地负责人李主任介绍,村里三十多户参与种植,从育苗到采摘形成完整产业链。“套袋不光防虫,还能让葫芦长得周正,‘苹果葫芦’越圆越值钱。”藤蔓间悬挂的葫芦贴着“生长记录卡”,标注种植户姓名与管护日期,“这是‘溯源标签’,去年一位上海客户正因这个,一次性订购五百个定制葫芦。” 李主任说。
据悉,星火村葫芦文创研究基地是孝南区“非遗+乡村振兴”的示范项目,此次参观活动是我院实践团“清风如约至艺美乡村行”系列行动重要的一站。后续,实践团将结合艺术专业知识,为基地设计文创产品推广方案与知识产权保护手册,助力传统技艺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