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千人一课”到“私人订制”
“供给侧”教改助力学生个性化发展
记者 陈孖川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2005年,我国当代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新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
2012年9月,《武汉科技大学学分制改革总体方案》经湖北省教育厅批复,正式实施。一场以学分制管理改革为主线,全方位、突出个性化的本科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大戏正式拉开了帷幕。
这也是武汉科技大学的领导者与改革者回答“钱学森之问”的一次努力与尝试。
“因为课程体系趋同、实践环节相对弱化,而导致学生个性化培养不足,缺少学习自主性、能动性。 我们传统的学年制,并没有给学生足够展示个性、施展创新的机会。”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处长陈涛说。
“学分制改革就是要先给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让学生们知选择,懂选择、会选择。”教务处处长程光文说,“然后再来谈个性化与创新力。”
定专业,你的地盘你做主
改革从机械学院起步。不同于传统“一录定终生”,“香涛计划”的学生入学时只会被录取为大理工类、大文管类两类。“英才计划”、“3+1+2”本硕贯通式培养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也纷纷启动。
“学校给了我们很大的自主选择权。”管理学院2015级香涛1501班成员周洁侃侃而谈,“培养计划自己定、专业自己选、课程自己挑、一人一导师,导师也得自己选。”
入学之初,每一位提交申请,并通过重重选拔,进入香涛班的同学都会收到一份培养计划。让同学们惊异的是,这份培养计划却是残缺不全的。
“你们要学会自己规划。你们的专业,得由你们自己决定。”辅导员向方新语重心长,“当然,导师们会帮助你们的。”
从一开始,“香涛计划”便实行全面导师制,每位学生可根据导师的学术专长,每位导师可以根据学生个人情况,相互进行选择。由导师引导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去选择培养模式、选择专业、选择课程,开展创新创业训练,规划学习进程等。
在大二的专业分流中,周洁最终选择了工程管理专业。
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幸运地“一击即中”。
每到期末,总会有少数同学咬牙切齿的鼓捣着,来年转专业的事儿。
“对于转专业,我们的政策是,转出从宽,转入从严。”程光文说,“毕竟每个学院的资源都是有限的,但只要转入的学院愿意接受,我们无条件支持。”
说起自己转专业的初衷,夏雨表示,自己并不太喜欢每天画工图、学编程的生活。反而是大一下选修的几门管理类的课程让她获益匪浅。现在转到管理学院,“感觉自己的未来一片光明。”
“我们支持学生在经过1~2 年学习,在对学校各个专业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有2 次竞争性机会自主选择的机会,近两年,平均每年转专业数600 人次。”程光文说。
选课程,条条大路通罗马
选择了专业,就选择了需要修习的学分总数。
四年制176个学分,五年制215个学分。
由于学分制培养方案中“平台+模块”结构的存在,文法、理工、医学、艺术需要修习的专业学分也不尽相同。
“只要按要求修够学分就成。”程光文掷地有声。“毕业方式与毕业时间,都由学生自己决定,条条大路通罗马。”
学校搭建了多通道学业完成路径。
提前、按时、推迟。弹性学制,为你保驾护航。
“以前,我们总是盯着毕业率不放,可如果我们的学生毕业即失业,就算是百分百毕业率又如何呢?如果推迟少许毕业,能让我们的学生拥有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那就是值得的。”程光文说。
2012年,在一份名为《武汉科技大学关于印发< 制定学分制本科方案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的文件中明文规定,实行弹性学制,四年制,3~6年;五年制,4~7年。
为了让每位学生都能走好他们选择的路,学校在课程“供给侧”化简为繁,将原来的“三菜一汤”换成了“满汉全席”。
每学期100多门公共选修课,琳琅满目,竭力满足学生们难调的众口;学分标准化及可兑换的制度,给予了学生跨年级、跨专业选课安全感;开放的课程资源库、线上和线下结合的“O2O”教学新模式,翻转课堂、手机课堂,让自主选择上课教师、上课时间、上课地点成为常态。
校院两级在线课程平台建立,一批校级在线课程上线、每年50 多门名校的MOOC课程,任君采撷。
仅2015-2016 年第一学期在线课程选课就达到1500 余人,到了2016-2017年第二学期,则已有超过8000人选择使用在线课程来自主学习。
甚至连大学英语这种公共必修课也能“随机应变”。
在分级的前提下,“自我规划、自主学习、自由双考、自主选择”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免听自修大学英语,只收取1/4 的学分学费。
“通过这些措施,专业学习‘千人一面’的不良情况得到扭转,‘一专业一方案’变为‘一学生一方案’,‘一班级一课表’变为‘一学生一课表’。”程光文说,“时间、地点、老师,每个学生都是私人订制。”
选方向,殊途却可同归
保送我校材冶学院研究生的黄明柱,大学期间的24项专利,是他保研的重要筹码。
黄明柱并非是唯一的幸运者。四年来,我校学生在各种课外创新比赛中获得国家、国际级奖近200项、国家级专利60余项。不少学生通过这些奖项、专利拿到了心仪大学或企业的邀请函。
未曾想,就业、升学、创业,竟可殊途同归。
这一切都得益于《学分制改革总体方案》中有关旨在推进学生创新创业的措施。
“一院一基地”“一院一赛”的基本方针,让学校陆续建立起3个国家、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5个省级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以及1个省级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
仅在湖北省内,学校就拥有武钢、中冶南方等170多个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每年能接纳2万多名武科大学生实习实训。
学生实践课程提高到课程总量30%以上,实践教学贯穿大学四年全过程。
“武科大学生优秀的动手实践能力是学校的优良传统,就算是与985、211的毕业生相比也不遑多让。”我校2018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上,数家企业都给出了相似的评价。
33名校外导师、28名校内教授为首的107名创业导师,随时待命,为同学们排忧解难,提供一切技术支持。
每年60万元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30余万元奖励,让学生免去后顾之忧。
教务处副处长罗刚说,“更多的还是希望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兴趣特长,选择多种创新创业途径完成学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就业能力,促进个性化发展。”
创新创业学分被单独提出。学术创作、科技成果、认定的竞赛和考试,都能获得相应的创新创业学分,修习创新创业课程也被纳入考察的范围内。
“学生必须修足3个创新创业学分才能毕业。”程光文说。
以创促就,学生们选择用学到的创业知识与实践能力去就业;以创促升,学生们选择让自己的创新成果成为升学的助力。
我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2%以上。
2014年-2017年,我校涌现了全国大学生创业十强刘恒、百强付文杰,还有省市区创业之星解砾、李恒等一大批“双创”典型。
2017年,学校先后被认定为湖北省首批省级深化创业教育示范改革高校、首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全国深化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校长倪红卫说:“勇于创新、善于实践,只有这样,我们的毕业生才能成为最具社会竞争力、最受社会欢迎的优秀群体之一。”
学分制改革仍在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