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改革直播间9】让动手成为时尚 工程训练中心个性化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

作者:见习记者 全永友编辑:程毓发布时间:2017-07-04浏览次数:

【改革直播间】

让动手成为时尚

工程训练中心个性化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

见习记者 全永友

赵江峰团队与他们制作的小车。 摄影 罗健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湖北赛区比赛落幕,我校获5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机械学院大三学生赵江峰、江浪、桂昊制作的S型小车将代表湖北省参加国赛。

近年来,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程训练中心教改项目组不断探索改革实训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2010年至2016年,在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竞赛项目中,我校大学生累计获国家级奖项6项、省级63项。该教改项目2016年获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工程训练中心课题组龚园表示:“让动手成为一种时尚,让学生在动手中个性化成长,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个性化育人理念——I-CDIO

I-CDIO理念,即个性化(Individual)、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践(Implement)、运作(Operate)。将个性化与工程创新能力培养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构思、设计、实践、运作等工程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环节中融入个性化思想。

自2009年开始,在中心主任夏旭辉教授的带领下,基于CDIO理念,工程训练中心课题组申报获批一个省级教研项目。结合高等教育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和个性化发展的特点,工程训练中心对CDIO理念进行了拓展与延伸。龚园说:“创新能力可以培养,工程创新能力需要在反复的训练过程中进行培养。”

赵江峰参赛队去年参加机械学院暑假夏令营时,对“以重力驱动自动行走的无碳小车”便开始有了大体的设计构思。他们在网上找往年参加比赛的视频和文章,对比有用的方案,学习上届的小车设计,然后结合自己的想法与构思,确定方案,用Matlab软件模拟小车轨迹,找到关键零件的尺寸,队员分工用solidworks三维建模,确定各个零件的尺寸。

指导老师谢良喜和周幼庆表示,要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有他们自己动手操作,并且在操作过程中意识到犯了什么错误,才能真正将自己的思想与个性融入其中。”

“发现有错误时,老师给建议与办法,指导我们看书查阅,教我们怎么改进。”赵江峰说,“这种有针对性的培养与训练,激发了我们的创新灵感。”

个性化训练体系——1+1+N

第一个“1”是学生基础实训。在1-2年级,面向全校工科专业开设《金工实习》课程,实施模块化的实训教学。对机械类、近机械类、非机械类专业学生,根据专业要求,选择不同模块课程,但都着重强化学生基本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龚园表示:“不论课时多少,在工程训练期间,同学们都可以接触到车、钳、铣刨磨、铸锻焊、热加工、数控加工、电工电子、3D打印等实际操作。”

机械1606班的阴志华在这个学期参加了金工实习,前三节课锯铁块、磨铁块。他说,看着一个锤子在自己手上慢慢成型感到很激动,“通过这几节课亲自动手操作,平常学的机械制图测量和计算用到了实际操作中,感觉动手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第二个“1”是学生参加竞赛活动。中心鼓励1-3年级学生参与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竞赛项目,自由选择赛题,通过构思、设计、制造、调试等环节,实现赛练结合,进一步提升学生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

通过国赛、省赛和校赛,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动手的机会,在“以赛带练、以练促赛”的自由竞赛环境中,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我大二就参加了学校的工程实训比赛,感觉很有意思,所以今年才想要继续参加省赛。”赵江峰表示。

“N”则是学生个性化设计。对于3-4年级学生,中心倡导大家多动脑、勤动手,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变成现实,鼓励学生自主创新设计、加工制造任何自己所想到的工件、物品,切实强化学生工程创新能力。

赵江峰团队在第一次调试中,发现了设计问题,例如轴与轴承之间的配合设计中有些部分没有设计得很好。指导老师告诉他们有什么错误,需要怎样改正后,他们重新设计了小车,对轴进行了更改以使轴更加符合机械设计的要求,同时也对微调机构进行了优化,使小车转向机构的推杆从仅能在左右位置的微调优化到前后左右都能微调。

“在最后的调试阶段,除了上课、睡觉,我们都在实验室,每天到晚上12点才回寝室。” 赵江峰说。

个性化教学方法——翻转训练

“翻转训练”即“线上+线下、课上+课下”的一种新的实践训练模式。“翻转训练”是“翻转课堂”的引申和再应用,使得课堂教学手段方法充分应用于实践教学环节,并得到了很好地延伸。

工程训练中心课题组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打造选课和预约的“服务平台”以及微信公众“互动平台”,并将平台与现场实践操作、训练相结合,打破学生学习时间、空间束缚,让学生课下预习、课下虚拟实践,带着问题到训练中心,让指导老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实践动手,实现实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翻转”,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主性、能动性,提升工程实训教学效果。

微信公众号“武汉科技大学工程训练中心”,进入公众号就可以看到“微课学习”“创新竞赛”“教学管理”三个版块。点开“微课学习”可以看到车工、钳工、卧铣、立式铣、牛头刨五个选项,每一个选项点开都是关于相关内容的介绍以及如何操作的视频。

赵江峰表示,大一进行金工实习前都会看相关视频,有大致的想法和如何操作的规划。很多问题也是看了视频才注意到。比如说在锯铁块时,使用什么样的方法最省力,什么样的角度最方便。

“学生课下自己预习相关知识、看视频了解操作过程,带着问题来到课堂,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老师有针对性地讲授和操作,改变了以往老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做的填鸭式教学。”龚园表示。

上一条:【改革直播间10】以训促创 以赛促创 管理学院“国际联合”实习推进创新创业 下一条:【改革直播间7】四维突破 多点着力 文法学院实践教学“组合拳”培养双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