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自远方来,忧?乐?
记者 卢蜜纯 见习记者 阮综凯
论语有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可是,接到朋友周末来访的消息,城建学院的亚楠却有苦难言。就在上周,他刚送走一波老同学。“招待一次就得花好几百,朋友要是来得太频繁,这荷包太浅,根本吃不消。”亚楠拍了拍口袋,满脸无奈。
朋友来访,为尽地主之谊而盛情招待,本无可厚非。然而,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待客”上的消费早已不是笔“小钱”,尤其对于平均每月只有1000余元生活费的大学生群体而言,招待朋友的花销更是不容小觑。出去吃顿饭,唱一次歌,当月的生活费便所剩无几,这往往导致“东道主”的生活由“小康”变“温饱”,被迫走上“紧衣缩食”的道路。
“满汉全席”成潮流 饭后娱乐不可少
“难得来一次,一定得吃好喝好,不要客气。”在东澜岸商场二楼的某家餐厅,材冶学院的小李喝得酩酊大醉却依然举杯高呼。
走进校外大小饭店,类似的情景数见不鲜。“老朋友难得见一次,不出去吃顿大餐,太不合乎人情。”城建学院的杨勇表示。
“我们已经到了校门口,你出来接我们吧!”材冶学院大二的学生小郭突然接到来电。那是周六中午,五个高中同学以赏樱花之名,浩浩荡荡地抵达小郭的学校。在校门口见到几个老同学,都已将近12点,“坐了这么久的车,都饿了吧,走,咱们先吃饭去。”还没来得及踏进校园门,几位老同学就被小郭拽到了校南门口的东澜岸吃饭。出乎意料的是,连找四家饭店,里面学生爆满,跑了将近半个小时,才在一家新开业的饭店里坐下。“大家随便点,别客气,今天我做东。”小郭随手接过服务员手里的菜单。精挑细选,五个同学一人点了一道口味菜。小郭还生怕招待不周,赶紧加了两道“硬菜”。
无酒不成席,刚上一道菜,郭超就端着瓶白酒快步走来,服务生抱着一箱啤酒紧随其后。大家也纷纷进入“状态”,开瓶倒酒,举杯同庆,一顿“胡吃海喝”过后,个个面带醉意。小郭也兴致高涨,提议请大家去KTV再“嗨”,以续“兄弟情谊”。在KTV一待就是一下午,直到天黑,将同学送上回学校的公交车上时,小郭才猛然意识到,赏樱花已成泡影,于是,不得不当面邀请大家下次再来。
买单买的是“面子” “简单招待”恐不周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大饱口福和娱乐过后,“谁来结账”这一问题自然接踵而至。“朋友大老远来自己学校,花几百块钱,请他们出去吃顿饭,唱个歌,岂不理所应当?”城建学院的张晟说道。
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对“招待朋友谁来结帐”这一问题的看法,记者随机调查20名同学。多数学生认为,让来访的朋友买单,面子上过意不去。仅有1人表示,吃顿饭虽有必要,但完全不必当“大款”,一个人承担一桌子的“饭钱”。
前不久,在近十名老乡的陪伴下,管理学院的田源度过了他的20岁生日。活泼开朗的田源生性爱好结交,生日前两个星期,几名老乡就主动“找上门”,号称集体为田源庆生。“要来就安排在周末,然后你们一起过来吃晚饭。”没想到田源的一句话就招来了近十名老乡。周六下午,大家便如期而至,准备大“嗨”一场。
“这么多人,我们去吃自助火锅,简单划算,酒水随便喝。”准备出去吃饭那会儿,其中一名老乡提议。然而,一向“讲排场”的田源立马拒绝:“这回哥们儿几个终于聚齐了,咱们找个环境好点的位子‘搓’一顿。”田源轻车熟路地将他们带到东澜岸商场二楼的“谷雨餐厅”,大有“不吃饱喝足决不罢休”之势。点菜时,田源也毫不怠慢,酒菜点了满满一桌。
久逢知己千杯少,一番庆祝过后,考虑到田源的经济情况,老乡们提议“AA制”结账,不料的是,田源却一口拒绝,“今天我生日,我做东,你们结账岂不是泼我面子。”田源执意自己结账。说服了老乡们后,田源快步走到前台,一次刷掉了半个月的生活费。
都是“面子”惹的祸 “阔气”过后度日难
常言道,金钱如粪土,人面值千金。大学生群体中,“要面子”的现象数见不鲜,然而,倘若我们被“面子”冲昏了头脑,完全不考虑自身实际情况,“要面子”就成了“打肿脸充胖子”,一时出手阔气,过后的日子完全是“活受罪”。
机械学院的小徐是出了名的“三日光”,前不久,几名高中同学来学校游玩,生活费刚到账的小徐扯起嗓子要请那些同学出去吃饭、唱歌,“既然来我学校,我就得照顾周全,让你们吃好玩好。”小徐拉着那群同学来到了园艺街。盛情难却,那群同学恭敬不如从命,随着小徐在园艺街玩了整整一天。关于“结账”的事,向来爱面子的小徐当然是冲在最前面,吃饭和唱歌一起花掉了整整580元。
送走了高中同学,回到宿舍的小徐开始意识到“经济危机”即将到来,对于一个月只有1000元生活费的小徐,接下来的日子恐怕得“吃土”。“阔气”过后的他不得不精打细算,将自己每天的花销控制在15元左右。尽管这样,到月末,小徐依然需要向室友寻求“支援”,借钱度日。
君子之交淡如水 “吃饭管饱”情谊浓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逐渐变高,“招待朋友”的天平也开始向奢侈的一边倾斜,金钱也日渐与热情程度挂钩。“朋友来了不花钱,根本不可能。”城建学院的肖洋这样说道。
然而,材冶学院的小陈却坚信,真正的友谊不需要太多“油水”来浇灌,“清水”浇灌的友谊之树更能长青。
小陈和湖北中医药大学的小李高中是同窗好友,到了大学,两人还是“邻居”,“我俩经常相互串校,大学的感情也变得更深。”谈起和小李的关系,小陈的脸上时常挂满了笑容。对于时常相互串校的他们,“如何招待对方”这一问题显得格外轻松、简单。“带到校园边走边聊,累了就到宿舍坐坐,渴了就买杯水,饿了就去食堂吃烧鹅饭。”小李这样说。
“在饭桌上,我们又没有什么利益关系,吃饭就是为了管饱。”远道而来的张琳主动要求发小张佳颖带她去食堂吃饭。张佳颖和张琳一起长大,一起念书。高中毕业后,张佳颖考到武汉科技大学会计学专业,张琳考到了湖北工业大学。然而,距离上的拉长并没有淡化他们的友情,两个人每月都会约一次。“无论来到谁的学校,我们都不把对方当客人款待。”张琳说,“我们见面就是为了拉拉话,叙叙旧,至于吃喝玩乐,不必太过铺张。”张琳还表示,真正深厚的友情无需山珍海味去大补,需要的却是清汤淡粥来慢慢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