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打造精品课堂
记者 谢晓丽
提、按、顿、蹲,艺术学院江澜副教授手持毛笔,在宣纸上自如挥洒;挫、回、转、折,笔随人走,宣纸上渐渐显山露水。在《山水画》的课堂上,江澜娴熟地示范了一幅以碎石为主体的山水画局部,笔法运用、水墨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看江老师‘神笔’游走,画画的感觉自然就上来了。”2013级绘画班的学生们赞不绝口。
“每一栋房子,每一块砖瓦,每一角屋檐,张老师如数家珍;武汉革命发展史、辛亥革命史和武汉文化史,张老师总能讲得如临其境。”学生覃俊娥回忆张继才教授的《中国近现代史》课堂,陶醉其中,“尘封在教科书里的历史,在张老师的妙语妙法中,醒了,活了。”
《机械原理》课堂上,一个机器人伴随着动听的音乐翩翩起舞,机械工程卓越班的袁勇站上讲台,讲解机器人的构造和运动原理。台下,任课老师侯宇教授和学生评委一道,认真“挑刺”,严格打分。“这是侯宇老师的课堂专利——‘大作业’答辩。我们根据兴趣爱好自由组队,自主选题,运用《机械原理》知识,设计制作任何东西!”学生张永驰自豪地介绍。
“神笔”巧绘山水神韵,“活教材”唤醒历史课堂,“大作业”彰显机械妙手……在慕课成为大学新宠的时代背景下,我校大力拓展新兴课堂,也积极推动传统课堂创新,鼓励教师秉承匠心,开展个性化教学,精雕细琢,打造了一批深受学生喜爱的精品课堂。
“要想让学生领悟山水画精髓,光讲理论知识,仅仅看画还不够,得让他们明白作画过程。”“手把手示范”是江澜副教授的授课妙方,“整体示范是引导学生摸清门路,一对一示范是针对性指出问题。”
课堂上,每每她一提起毛笔,学生们便迫不及待地围上去。绘画班的伍春燕已经毕业一年,提起江老师,一双眼睛霎时灵动:“追着江老师的‘神笔’,我的绘画技艺提高不少,离校时几十张大大小小的写生作品被留校收藏。”
“上张继才老师的课,去了还想去,根本停不下来。”学生黄帆每次上课,都会迫不及待抢占离老师最近的位置。在许多学生眼里,历史是门枯燥的学科,为了把中国近现代史讲得生动,张继才教授动了不少脑筋。
“过去,信息是自上而下传播的,而现在,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非常多,如果没有新信息、真功夫,学生怎么会愿意听你的课?”张继才常把博物馆“搬”到课堂上,化身讲解员,让历史活灵活现,让学生如临真境。
“15分钟的课堂答辩结束,很多学生的额头都会渗出细密的汗珠。但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侯宇语重心长,“把课程压力变为学习动力,再把学习动力转换成提升改进的压力,活学活用,交流碰撞,学生的收获是倍增的。”
热心公益的杜丽设计了爬楼机器人,痴迷军事的胡德康剖析了直升机传动机构,热衷改良炼钢技术的苏磊发明了转炉倾动系统……学生们在侯宇的课堂上,收获了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奖,成功申报了多项专利。
用“工匠精神”打造“个性化课堂”,在武科大已经蔚然成风。机械学院的魏厚培教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课堂上教学生修电扇;艺术学院的王采莲老师用牙刷玩转课堂,形式各异的牙刷让工业设计课的理论知识变得可触可摸;外国语学院刘东霞老师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自导自演,在表演中爱上英语……
“高校教师站稳三尺讲台,仍是时代的呼唤。”理学院老教师刘宏玉教授表示,“但现在的讲台不同于以前,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早已不能满足学生们的胃口,只有秉持‘工匠精神’,对每堂课精益求精,才能把学生们打造成精彩的作品。”虽然已近退休,但刘宏玉教授依然与时代同步,精心“研发”自己专属的“刘氏表情包”――丰富的表情、夸张的动作、形象的比喻,让学生沉醉课堂。
“虽然时代在变,慕课、微课等新式课堂不断推陈出新,但教室里的课堂仍然是主要的授课方式。”教务处副处长杨宁雪说,“高校应引导传统课堂出奇出新,抓住质量生命线,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用‘工匠精神’打造精品课堂,让学生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