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丹:实践教学管理能手,用热情与坚守在实践教学管理岗位上创造辉煌

在校园的繁华与喧嚣中,有一个忙碌的身影,奔走于实践教学管理的每一个细节。她,就是易丹老师。虽身形娇小,却以钢铁般的意志和炽热的爱心,扛起了学校实践教学管理的重担,成为师生心中的中流砥柱。
亦师亦友,用真心培养学生,积累学生管理工作经验。
2003年,我校机械工程学院毕业的她,留校从事学生辅导员工作。2006年2月学校成立艺术与设计学院,她随工业设计专业师生加入艺术学院,成为学院探路者之一。从事学生工作期间,她着重抓班级骨干的建设,发挥班干部、学生党员在班级中的积极作用,她尊重学生,做学生的朋友,对学生有严有爱,所带班级被评为湖北省优秀班集体、校级优良学风班的荣誉称号,多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作为学生党支部书记,所带支部被评为优秀学生党支部,多名学生被评为优秀学生党员。
乐于奉献,将学生管理经验融入教学管理,用热情服务老师。
积累了深厚学生工作经验与情感的易丹,在2010年迎来职业新篇章,转战本科生院,肩负起实验教学与实习教学管理的艰巨使命,其管理范畴覆盖两个校区、20个学院(部)、约25000名本科生。她迅速转化角色,将专业知识与实践教学管理岗位相结合,将学生管理经验融入教学管理服务中,勇挑学校实践教学管理这一重担。
实践教学管理工作千头万绪,易丹却毫不退缩。她虚心向领导、前辈求教,与一线教师深度交流,探寻破题之法。正因为来自学院,她理解老师们工作的难处,了解学生们的需求。所以,在教学管理的岗位上,她一方面规范管理,一方面热情服务每一位师生,努力为大家排忧解难。无论是周末还是晚上,只要师生们需要服务,她都及时协助处理,自觉维护师生正当权益。老师着急的事情,她比老师更着急;学生遇到的困难,她总能细心倾听,耐心解答。学生不接受学院实习安排的时候,打来投诉电话,易丹在电话里细心倾听,耐心解释,了解需求,充当学生与学院之间做好沟通的桥梁。在实习经费报销过程中,她一方面按照学校财务处要求规范实习经费的使用,一方面及时学习了解相关政策,指导老师及时准备好相关报销材料,确保实习经费专款专用,投入于学生实习教学。
尽管自己很尽责,也经常收到老师们的不满,易丹老师内心满是委屈,她默默咽下泪水,暗自鼓劲要找到更好的沟通与交流的方式。
勤于思考,勇挑数智赋能实验教学改革重担。
实验教学管理是教学管理过程中的难题。学分制改革后,学生选课灵活,行政班管理弱化,不同课程之间冲突不断,给实验教学管理带来更大的冲击。她敏锐洞察机遇,广纳先进经验,巧用信息化技术,成功打造湖北省属高校首个教务系统下实验教学预约管理系统,打破传统的行政班管理,实现实验教学项目化排课,进一步规范过程化管理。
新建的系统与学校实验管理的模式和思路不尽相同,易丹逐一熟悉系统每一个操作环节,对系统进行重新打造。建设初期,她深入学院,收集实验教学排课的需求,构建实验教学管理系统的整体框架。试用期间,她邀请负责实验教学的老师,一起查找系统每一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和工程师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前后整理需求百余条。在学校推广期间,她在线上、线下为学院老师讲解实验教学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亲自编写了操作手册。团委新进年轻老师小韩在使用实验教学系统的时候,无法正确掌握操作方法。易丹了解到新来的韩老师对教学管理流程不熟悉,导致对教学安排没有形成概念,主动提出周五下午当面辅导。从学校管理流程,到系统设计的理念,易丹逐一讲解。当遇到有别于其他实验课程的特殊问题时,她直接与公司技术对接,商量对策,自己先弄明白,再教韩老师如何正确使用系统来解决问题。待办公室传出爽朗的笑声时,窗外已经一片漆黑,易丹得到了“大神”的爱称。
系统的推进工作给易丹带来翻倍的工作压力,但看着教学改革的迫切需求,她暗自鼓励自己,这是工作上的成长。
勇于挑战,用坚守成为实践教学管理岗位上的能手。
在做好实验、实习教学日常管理的同时,易丹老师还负责实验、实习教学工作的相关教学项目建设。一个个新的项目启动,她总是第一时间学习领会申报要求,紧密贴合学院特点,主动出击,联系动员学院老师,鼓励大家看准时机,积极申报。
2017年盛夏,教育部项目申报通知下达,时间紧迫如箭在弦,9 月即需提交材料。到底要做什么,怎么做比较好,大家一片茫然。易丹没有等待,她找到了学院从事实验教学工作的相关老师,尽管都是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但到底谁来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大家犹豫不决。最终在医学院的实验室主任王老师那里看到了希望,王老师虽然从事基础医学的教学工作,但是对计算机应用领域也非常熟悉,且对虚拟仿真在教学上的应用深入了解。易丹动员王老师,机会就在面前,别人不敢做的,我们来做,没准就打响第一炮呢。说干就干,医学院领导迅速成立申报小组,易丹和小组老师作了详尽的申报规划,梳理了申报思路,建设了申报团队,搭建了申报平台。专业上,由院长亲自挂帅,学院专业成立申报小组;政策上,由易丹与教育厅保持沟通,明确每一个细节;网络上,易丹负责联系信息中心给予全力支持。在青山校区没有办公地点时,她的办公室成了大家的碰头点;在没有明确经费的支持下,大家克服一切困难,找公司签下军令状,要干就要成功。为了确保申报材料的质量,她召集校内专家和团队一起对申报书进行一遍又一遍的细细打磨。网评期间,易丹时刻关注课程网评情况,号召全校师生全力支持项目的网评过程中,学生群、校友群、工作群大家迅速行动起来,确保项目的浏览量和好评率。
最终,学校成功获批为湖北省第一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申报团队受到华科等院校邀请,交流医学类虚拟仿真课程申报经验。易丹总结经验,要干就要走在前面,不能等待,否则竞争对手就会强大起来。
在易丹的不懈努力下,学校实践教学平台申报材料精准报送。成功申报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重点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1个;建设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示范基地4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3个;获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3门,省级18门。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实现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量从1个增加到3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建设数量在省属高校排名第一。
易丹说,不把工作当工作,要把工作当作品,就能让自己在每一次遇到新工作时迎难而上,充满激情,在每一次尝试中和学院老师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工作的付出,也让她有了自己的收获。先后发表教研论文7篇,主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一项,科研项目两项,校级教研项目两项。参与省级教研项目一项,校级教研项目2项。获得湖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多次获得校级“优秀班主任”“优秀党务工作者”“三育人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
22个春秋,7年的学生管理工作经历,15年教学管理工作经验,她用真心、爱心和耐心在不同工作岗位上历练自己,最终成为学校实践教学管理工作上岗位上的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