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迎评促建】本科教育教学优秀个人典型系列报道

作者:本科生院编辑:宋钦发布时间:2025-04-14浏览次数:

程朝阳: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

25CBA

一、个人简介

程朝阳,女,中共党员,1987年9月出生,现任我校材料学部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主要从事高等级硅钢微观结构与性能调控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6项,作为骨干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与中国宝武、国家电网、宏旺集团等大型企业合作项目20余项。自2016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工作,并承担《材料结构与性能》等课程的教学任务。程朝阳热爱教育事业,始终坚守教学一线,潜心钻研教学,积极探索教学改革,在专业基础课教学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深受学生喜爱和同行认可。

二、教学理念与特色

程朝阳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的教学理念,注重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将学科前沿与基础知识相结合,将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相结合,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人才。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了以下特色:

1.科研反哺教学,构建“教研相长”良性循环程朝阳积极将自身科研成果融入《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例如将高强桥梁钢研究成果应用于共析转变及珠光体片层组织知识点的讲解,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学科前沿动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研热情,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的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2.案例教学与问题导向相结合,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针对《材料科学基础》课程内容抽象、理论性强等特点,程朝阳积极探索案例教学、问题导向式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模式,将实际工程案例、生活实例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例如通过分析硅钢工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钢铁材料性能与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3.注重实践教学,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程朝阳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实验、实习、科研训练等实践活动,例如指导学生参与大创项目,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4.课程思政润物无声,立德树人成效显著程朝阳深入挖掘《材料科学基础》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材料科学的发展历程、科学家精神、工程伦理等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例如通过讲述余永宁教授的事迹,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精神,树立科技报国的远大理想,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成果与荣誉

程朝阳在教学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获得了多项荣誉和奖励:

主讲的课程“材料科学基础”获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湖北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湖北省一流本科课程;

主持校级教学改革项目1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篇;

获得“武汉科技大学第四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暨第四届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二等奖;

获得“武汉科技大学第三届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比赛”二等奖;

获得武汉科技大学“教学优秀奖”等荣誉称号。

四、典型经验做法

1.科研与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教研相长”将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将科研思维和方法融入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研热情,同时通过教学实践检验和深化科研成果,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2.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能力培养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不断反思改进,追求卓越教学积极参加教学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五、未来展望

程朝阳表示,将继续秉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的教学理念,不断探索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提升教学水平,为培养更多优秀的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人才贡献力量。

六、结语

程朝阳是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科教育教学的优秀代表,她热爱教育事业,潜心钻研教学,积极探索教学改革,在专业基础课教学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培养高素质的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下一页

上一条:突破!我校获批2项“2025年度高等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研究”专项课题 下一条:江阴市青阳商会一行来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