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生活 >> 正文

保研人物系列稿

作者:记者团编辑:陈孖川发布时间:2025-03-18浏览次数:

通讯员 石如意

李文凤,化学与化工学院2021级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大学期间,她赢得了竞赛国际级两项、国家级四项、校级奖项若干,以第三作者身份发表了一篇SCI一区论文,获得过国家奖学金,多次获得校级特等奖学金、校级一等奖学金,取得了“优秀学生标兵”荣誉称号,顺利地通过了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高校推免面试,现已成功保研至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

初识保研 种下梦想的种子

李文凤与保研的缘分,始于高考填报志愿的那一刻。当时,她对生物医学类专业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志愿填报时准备选择与此相关的专业。然而,她的高中班主任左老师的一番话却让她对未来有了更深的思考:“这个专业对学历要求很高,要想有所成就,必须学到精通。”

“那是我第一次了解到在大学可以通过保研而免去考试去到自己理想的院校。”李文凤说。高考后的暑假,李文凤没有选择放松,而是利用互联网深入了解了保研的相关政策和要求。她意识到,保研不仅是一条通往理想院校的捷径,更是对自己大学期间学习成果的肯定。于是,在踏入大学校园的那一刻,李文凤就为自己定下了保研的目标。

绩点排名是影响保研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大一大二时期,李文凤把重心放在课程知识的学习上,保证绩点排名的同时参加基础学科竞赛,到大三的时候才开始有意识地去参加专业竞赛。

李文凤在学习上还有一套独特的学习方法,她说:“我是属于需要理解型学习的人,由于专业的原因我们是需要大量地去记忆知识点的,对于专业课更是如此。”她在学习课程的时候会认真听课,理解知识,在考试复习时只记住最核心的知识点,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协助记忆相关知识,减少因为知识点过多而记忆紊乱或者忘记的情况,李文凤表示。

备考日记 从迷茫到坚定的心灵之旅

保研之路,对于李文凤而言,从来都不是一条铺满玫瑰的坦途,无论是大一大二时的探索,还是大三时的冲刺,都伴随着很多的困难,众多专业课程学习的疲惫、刚接触科研训练时的迷茫、大量考试和竞赛科研叠加时的分身乏术等。然而,正是这前三年的积累在今年的暑假得到了考验与肯定。

她认真地准备每一场保研面试,无论是材料投递的繁琐,还是独自奔波于近10座城市的疲惫,她都一一克服。面对夏令营面试的不顺利,李文凤坦言,自己一度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和内耗之中。“但是在伤心过后只能一次次给自己打气,继续一个人的征程,我常常告诫自己,请你务必千千万万次地救自己于水火之中。”她深知,只有坚定信念,才能走出困境。

终于,在保研的后半段时间里,李文凤陆续收到了面试通过的消息。她印象最深的一次面试是上海交通大学的复试,前一天下午还在广州面试的她,接到通知后连夜坐飞机赶往上海,最终在凌晨12点多到达酒店,准备第二天的笔试。这次紧张的行程,也成为了她保研路上最难忘的经历之一,她表示。

“大学期间最重要的是要让自己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因为每个人对自己的规划与安排是不同的。”她认为,这种积极的状态并不是指的一定非要特别努力地去卷成绩保研,而是根据自己地规划去付出行动。“因为大学的时间真的是过的很快的,等你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大学生活已经快要结束了的时候可能就真的没有时间再去提升自己了。”她说。

家庭师恩友情 保研路上的指引和陪伴

走进李文凤的世界,你会发现她的朋友圈并不喧嚣,更多的是关于“青年大学习”的分享。但在这份专注学习的背后,她也有着自己的放松方式。李文凤深知,学习和科研并非生活的全部,懂得适时放松才能更好地前行。她表示,在闲暇时光,她会选择运动和听歌来放松自己,这些简单的活动成了她释放压力的重要方式。

谈及家庭成长环境,李文凤充满了感激。她说,父母一直是她最坚实的后盾,无论是最初选择大学专业,还是决定读研深造,父母都给予了她最大的自由和支持。这份无条件的爱,让她有了勇往直前的勇气。

在保研的路上,陈俊玲老师对他影响深远。本科期间,陈俊玲为她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条件和平台,让她有机会接触并从事基础生物医学相关的科研训练。正是这段经历,为她研究生转专业保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保研路上遇到挫折时,陈俊玲始终相信并鼓励他,让他感受到了师长的温暖和力量。此外,在保研面试的那两三个月里,她的朋友小吴一直陪伴在她身边,听她倾诉焦虑与难过,分享喜悦与成功。这份陪伴和支持,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同时,上一届保研的学长也给予了她很多宝贵的建议和帮助,让她少走了很多弯路,李文凤表示。

“我在本科期间遇到过很多给予我帮助的人,他们在不同的时间段给我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和有效的建议,也是这一路的成长与遇见让我更好地得到了锻炼和成长。”她说。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上一条:学校组织收看2025年春季全国高校消防安全公开课 下一条:资环学院科普课堂走进武昌区中华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