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祖丽胡玛尔·亚生 黎伊珊
刘照宇,中共预备党员,我校21级安全工程专业学生,以综测第一、专业第二的成绩成功跨专业保研至华中科技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在校期间,他曾两次拿到过校级一等奖学金,曾获校级“优秀个人”和“优秀学生标兵”等荣誉称号。除此之外,还参加了诸多实践活动并获得荣誉。
优秀的人总是能坚定自己,始终如一
“大一开始我就准备保研了!”刚踏入大学校门,他便确立了保研的目标,尽管当时尚未明确目标院校,但他始终坚定不移地朝着这一方向迈进。
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刘照宇始终保持着优异的成绩,名列前茅。谈及学习方法,他谦逊地表示:“课前预习、课上聚精会神、课后及时复习巩固,这是我取得好成绩的关键。”他还特别强调了日常积累的重要性,认为不应临时抱佛脚,而应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以提高学习效率。
进入大三后,刘照宇经过深思熟虑,做出了跨专业保研的决定。相较于安全工程专业注重的安全检测与管理,他更倾向于专注于新能源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领域。在综合考虑所学知识与个人兴趣的基础之上,他主动向专业导师求教,并联系了大一时期结识的2020届优秀毕业生——彭佳琪。受到彭佳琪跨专业保研成功经历的深刻启发,他最终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定为了自己的保研方向。对此,他说:“彭佳琪学姐是这一领域的开拓者,她的足迹值得我追寻。”
同时,刘照宇也看到了新能源领域的广阔前景。他认为,随着国家对新能源发展的日益重视,该领域的技术仍有待提升,因此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选择这一方向,不仅有利于实现自我价值,更为未来的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竞赛是提升自己、迈出舒适圈的第一步
自踏入大学校门那一刻起,刘照宇便怀揣着提升自我、期许四年后给自己一个圆满答复的雄心,毅然决然地踏上了竞赛的征途。尽管在初次尝试中,他只收获了校级奖项的荣誉,但这并未让他心生退意,反而激发了他更为坚韧不拔的斗志。历经三年的刻苦钻研与不懈积累,刘照宇在“互联网+”竞赛中屡创佳绩,拿到了国银和国铜的优异成绩。
“我参加的竞赛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这离不开团队中每个人的辛勤付出。”刘照宇在谈及竞赛经历时,特别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从与团队成员的初次相识,到建立起深厚的战友情谊,他们共同经历了无数次的思维激荡、方案优化以及紧张的答辩筹备。
面对高强度的备赛压力,他们灵活调整工作时间,采用轮班制:两位队友夜晚坚守岗位,另一位则提早休息,次日提早接班。确保每位成员都能在紧张之余得到必要的休息,从而以最佳的状态迎接接下来的挑战。这种既注重效率又兼顾人文关怀的团队管理方式,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团队的整体战斗力,也让这段并肩作战的共同经历成为了刘照宇心中永恒的珍贵记忆。
统筹兼顾,绽放多彩青春
除了专注于学业,在学院层面,刘照宇同样积极活跃,他积极投身于各类学生工作,全方位提升自身能力。
大一期间,刘照宇担任学院年级助理。这一角色需要协助辅导员处理繁杂的日常事务,从组织新生入学教育,到协调各类班级活动的开展,他都认真对待每一项任务。
大二时,刘照宇凭借出色的表现,出任学院第十八届团委学生会执行主席。他总是能很好地平衡学习和学生工作。当问到他是如何做到的时,他回答:“我们要学会统筹自己的时间,大学生的时间相对自由,如果我们利用好晚上的时间我们就可以比平时多出几个小时,把要完成的任务按轻重缓急分类去做可以保证任务的质量。”
刘照宇的跨专业保研之旅,是他个人拼搏奋斗的见证,也是乐观与坚持铸就成功的生动诠释。他以实际行动激励着更多学子,在逐梦道路上,坚定信念,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