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生活 >> 正文

保研人物系列稿

作者:记者团编辑:陈孖川发布时间:2025-03-18浏览次数:

通讯员 牛诗涵 周俊

朱文涛,我校城市建设学院2021级学生,大学期间,他连续两年绩点专业第一,获得过国家奖学金、学校特等奖学金、学校一等奖学金,多次取得“优秀学习标兵”“优秀干部”等称号,获得过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大学生科技竞赛国家级一等奖,主持了一项省级大创项目并顺利结题,发表过SCI一区论文和C刊论文,现已成功保研至华中科技大学。

主动出击,厚积薄发,学科竞赛两开花

“优秀的课程成绩和丰富的履历是敲开保研大门的砖石!”大一下学期,朱文涛参加了学院组织的保研学子经验分享会,在会上结识了一位保研至重庆大学的学姐。受学姐的鼓舞再加上大一上学期取得绩点第一的好成绩,朱文涛早早确立了保研的目标。此后,他便积极收集保研信息,主动联系往届学姐以及班助,询问保研的相关条件,并为此制定了周密的计划。

朱文涛的学习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因课程“内容多、进度快”,他在学习工程热力学这门课程时倍感吃力,甚至生出放弃的念头。

为克服困难,他尝试了许多方法,比如坐在第一排以便督促自己,上课认真记笔记,课后向老师请教,通过寻找网络资源复习等方式进行巩固,最终顺利通过了这门课程。

“机会是靠自己主动争取的。”朱文涛对此深信不疑。从大一开始,他就主动争取与班助一同参与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以积累经验,最终荣获校级三等奖。“我的班主任李涛老师也给予了我很大帮助。”他回忆道。在他的争取下,李涛让他进入了自己的课题组,并给他分配了研究生师兄。在师兄的辅导下,他掌握了 fluent 软件。此外,李涛提醒他不断提升多线程能力,还在备赛过程中给出简化模型的建议。

心态为锚,调节作桨,坚持不懈逐远方

谈及遗憾,朱文涛回想起在高三下学期因为压力而选择放弃坚持,最后导致高考成绩不及理想。因此,他认为,除了个人能力外,心态的自我调节也是保研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学期间,朱文涛开始有意识地学习自我调节。运动、唱歌是他主要排遣压力的方法。大二大三的学业压力逐渐增大,当状态不佳时,他会骑着自行车,沿着黄家湖前行用来释放压力,重新找回学习的动力。有时也会通过参加参加学校的十佳歌手比赛以及或者与好友相约唱歌的方式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

在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大学生科技竞赛最后阶段,课程设计与比赛的双重压力下,朱文涛和他的队友不得不连续四天熬到凌晨四点去备赛。比赛当天他更是连轴转,上午参加重庆大学的夏令营面试,下午就要赶去参加比赛。值得一提的是,他在赶往比赛的途中丢失了包含重要资料的手机,“我当时疯狂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因为我不希望重走高三的遗憾,我不能放弃!”在良好心态的作用下,他在最后一刻选择了坚持到底。

无私奉献,善施援手,双重身份领新程

“我乐于结交新面孔,也希望给予他人实实在在的帮助!”在学生工作方面,朱文涛身兼学习委员与班助的双重角色,在学业支持与新生引导工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大学四年,朱文涛一直担任着班级学习委员一职。他课后主动与授课教师沟通,协调收发作业、分配实验分组、及时向班级同学传递课程重点等相关工作。“靠谱”“和善”的性格也使得朱文涛在班级中颇受欢迎。很多同学在专业理论学习及作业中遇到的各类难题时都第一时间询问他,朱文涛也毫不吝啬,运用自身知识储备给予他们有效解答。

“担任班助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到了我之前班助的影响。”据朱文涛回忆,班助在他的保研道路充当着重要角色,他希望能够像班助一样成为学弟学妹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同时也为自己的大学生活添上一抹亮色。朱文涛于新生入学时便积极着手班助工作。新生入学时,班干部尚未确立,班级事务杂乱无章,他便主动承担班级的管理工作。分配宿舍、培养班级干部、回答新生学习以及生活的相关问题……在他事无巨细地协调下,新生班级逐渐有效运转起来。

朱文涛寄语学弟学妹:“大学蕴含多元色彩,压力不应成为前行阻碍,需学会调适心态,体悟大学生活之美好。”他着重指出,焦虑无益于问题解决,反倒易使人深陷困境,应专注当下,以扎实步伐笃定奋进。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上一条:学校组织收看2025年春季全国高校消防安全公开课 下一条:资环学院科普课堂走进武昌区中华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