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生活 >> 正文

保研人物系列稿

作者:记者团编辑:陈孖川发布时间:2025-03-18浏览次数:

通讯员刘玥含 刘川峰

余胡陈,来自我校医学部卫生检验与检疫2102班,大学期间,她保持高绩点,获得2024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国家级二等奖,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省级三等奖,获得优秀学生三等奖学金,被评为“优秀共青团员”,以优异的专业成绩保研本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

自律成习,主动出击

“我每天早上八点起床开始背书,”当谈及学习方法时,余胡陈坦言,“我认为晚上的学习效率不高,所以一般不会在晚上安排太多任务。”

她的学习规划中始终贯穿着规律与高效。规律的学习习惯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她长期调整与坚持的结果,她认为:“不要给自己找借口,先把一天最重要的任务完成好,当习惯形成之后,压力就会减轻,反而能从中找到乐趣。”

在余胡陈的成长道路上,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无疑是一道重要的关卡。

初次参赛时,她未能充分展现出自己的最佳水平。赛后,余胡陈针对错题进行了仔细的复盘和分析,深刻认识到自己在英语学习中的薄弱环节。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她决定制定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专注于提升自己的英语阅读能力。她开始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完成各类练习题,并对答案进行仔细批改和订正,以此来提高自己的词汇量和答题技巧。通过反复练习,她逐渐打牢了自己的英语基础。

在随后的第二、第三次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余胡陈凭借自己不懈的努力和持续的积累,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脱颖而出。

研习为径,实践为基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余胡陈深刻认识到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并积极投身于各种科研活动中。

她参与“臭氧暴露导致老年小鼠抑郁行为的嗅球小胶质细胞活性机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承担了文献查阅、实验小鼠建模学习、实验方案制定以及数据分析等关键任务。

尽管该项目于校内答辩阶段止步,但余胡陈并没有因此气馁。相反,她从这次经历中吸取了宝贵的经验,并更加注重提升自己的实操能力。

从细胞培养技术到qPCR技术,从进行小鼠腹腔注射到心脏灌流,余胡陈都以一种细致入微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实验步骤。

她深知,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她总是小心翼翼地操作,确保每一步都达到最佳效果。

在她的带领下,团队在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中脱颖而出,最终荣获省级三等奖。她深有感触地说:“理论是项目开展的基石,实践则是让项目绽放光彩的关键。”

公益为怀,回馈为心

余胡陈不仅在学术领域表现优异,更是一位心怀大爱的公益青年。

作为医学部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一员,她始终用行动诠释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无论是在武汉马拉松现场为参赛者提供医疗保障,还是在社区开展健康知识普及活动,她都尽心尽力地投入其中。

“父亲曾告诉我,人与人的帮助是相互的,”余胡陈在交流中提到,“帮助他人便是帮助自己”。截至目前,她的累计志愿服务时已长达98小时。

在大学期间,余胡陈积极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她和团队一起到了仙桃市杨林尾镇。余胡陈深入田间地头,亲身感受了农民们辛勤耕作的场景,深入了解了他们的生活状况。在与村民们的交流中,余胡陈深刻感受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改变现状的渴望。

余胡陈与团队成员们一起,从工业和农业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出谋划策。他们通过实地调研,收集了数十份一手资料,分析其资源优势与产业特点,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发展建议。

此外,余胡陈结合其专业知识,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宝贵的健康咨询,帮助他们掌握在劳作中维护身体健康的正确方法。她与团队成员携手并进,致力于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为杨林尾镇的乡村振兴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余胡陈感慨地说:“这次深入乡村的经历,不仅让我开阔了视野,提升了实践技能,更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作为大学生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回首大学时光,余胡陈用行动与成绩诠释了“脚踏实地、心怀远方”的意义。她始终保持一颗谦逊的心,在学术上追求卓越,在科研中磨砺自己,在公益中服务社会。

如今的余胡陈,已站在新的起点上。对于步入大学生活学弟学妹们,她寄语道:“大学生活是成长的重要阶段,希望大家能够善于规划时间,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保持自律与坚持。不要害怕困难,越是艰难的经历,越能锻炼出强大的内心和能力。”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上一条:学校组织收看2025年春季全国高校消防安全公开课 下一条:资环学院科普课堂走进武昌区中华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