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许雯雯
“始终对世界充满好奇,并保持终身学习的热情与行动力。”我校管理学院的武守梦,就是这样一位人生的“开拓者”。她以绩点排名第一、64门课程中45门满绩的硬核实力,成功保研至北京交通大学。回望她的大学三年,就像在绘制一幅不断向外延伸的地图,而图上的每一个坐标,都标记在她的“非舒适圈”之内。
锁定航向,从信息追赶者到绩点领航员
武守梦的“开拓之旅”起步稍晚。由于信息差,她直到大二才将保研纳入规划。为了打破“信息茧房”,她迅速行动,一边在网络上搜寻信息,一边主动向老师、学长学姐请教,快速弥补了认知差距。
她深知,优异的绩点是这张地图的底色。此后,她进入了一种高度自律的“巡航”状态。“我不会让自己闲下来,未来要做什么,都会提前规划。”身边的朋友评价她“很卷”,但于她而言,这只是对完美的追求。她将每一门课都视为一块需要征服的领地,用课后整理、提前预习、反复刷题等习惯,将零散的知识点编织成一张张牢固的知识网络。那些五颜六色的笔记,正是她思考的轨迹。
正是这份极致的坚持,让她不仅获得了保研的“入场券”,更锻造了她在任何未知领域都能快速学习的核心能力。
开拓疆域,在三次“出走”中定义自我
如果说高绩点是基础,那么三次勇敢的“出走”,则真正定义了她地图的广度。
第一次出走,从独行到领航。在“正大杯”市场调查大赛中,面对冗长的赛程和团队的动摇,她选择站出来,接过队长的职责,带领团队高效分工、攻克难关。尽管最终未能斩获大奖,但她收获了比奖项更宝贵的领导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没有哪个竞赛是一开始就熟悉的,都是边学边做。”
第二次出走,从课本到职场。大三下学期,她同时在两家单位实习。在中信科,她担任产品经理助手;在政府综治中心,她深度参与了矛盾调解系统的设计。从竞品分析到绘制原型,再到协调开发团队,她完整经历了一个产品从0到1的过程。“实习不仅锻炼了我的产品逻辑,更让我系统掌握了敏捷开发的方法论。”这次实践,让她将理论知识成功转化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次出走,从幕后到台前。凭借对播音主持的热爱,她加入了校广播电视台。每周的公开考核,极大地锻炼了她的文字组织和公开表达能力。这份在舒适区外的磨练,让她在后来国家奖学金的竞选答辩中,表现得自信从容,游刃有余。
在张弛之间,找到平衡的艺术
长途的开拓,考验的不仅是毅力,更是智慧。“保研就像三年梅雨季,没有一刻能完全放松。”在高强度的备考中,她摸索出了一套“松紧循环”的解压法:完成阶段性目标后,就奖励自己一场短途旅行或一顿美食,与朋友尽情吐槽;短暂“充电”后,再迅速收心,投入下一轮战斗。“不能绷太紧,也不能彻底躺平,找到平衡才能走得远。”
如今,这位年轻的“开拓者”即将启程前往下一站。她给后来者留下的建议充满智慧:“人生不分好坏,只要热爱,就能做到最好。我们还年轻,试错成本很低,放心大胆地去寻找自己的可能性。”
对武守梦而言,成功保研不是终点,只是她人生版图上一个崭新的坐标。未来,她将继续在这张地图上,勇敢地画下属于自己的、更广阔的疆域。